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钢琴诗人是谁(“钢琴诗人”傅聪因新冠去世,郎朗等发文缅怀,回顾其艺术人生)

16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0 16:24:17    

据多方消息,当地时间12月28日,著名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肺炎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

傅聪,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34年3月10日出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傅聪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艺术背井离乡,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有“钢琴诗人”的美名。

在国外求学、奔波的这些年间,傅雷夫妇给傅聪寄了大量书信,关切成长,探讨艺术,这些书信后来出版集结为人们熟知的《傅雷家书》

在谈及家庭教育时,傅聪曾提及,无论做人还是做音乐,家书中的“赤子之心”四字对自己影响深远。“父亲并不是给我知识,而是教我如何自己去思想,这好像给了我一把人生的钥匙。”傅聪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个艺术家,永远要保持赤子之心。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只有孤独才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这个新的世界去温暖、安慰更多孤独的人。
——《傅雷家书》

2013年,傅雷和朱梅馥的骨灰合葬于上海浦东,傅聪和弟弟傅敏在双亲的墓碑上留下了来自家书中的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多年来,傅聪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他尤其擅长演奏莫扎特、肖邦、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傅聪的演奏格外富有中国韵味和东方诗意。因为学琴较晚,在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时,他的演奏技术并不是最夺目的,但他对肖邦作品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波兰人的预料。

上世纪六十年代,傅聪就已被《时代》杂志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傅聪去世的消息在音乐界掀起了巨浪。郎朗于悲痛中送别大师:“愿天堂没有病痛。”

钢琴家李云迪则于凌晨3:38在微博上写道:“刚收到友人的短信,得知前辈傅聪大师离开了我们,一时难以置信……那些离开了我们的大师们,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宝贵的声音,成为了永恒的一部分……愿那永恒的美乐在天堂永远陪伴着您,永不寂寞!”

国家大剧院也发文悼念。

乐评人张光楹深感人生无常:“2003年4月,傅聪在北大规划了一场音乐会,因为非典,这场演出延期、取消,又在9月重新上演。在那个完全不适合钢琴演奏的讲堂里,我第一次听到了傅先生的演奏。此后在中山音乐堂,又听过他的肖邦、舒伯特,有幸见证了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余晖。17年后,另一场疫情,送走了先生,也送走了这样充满风度的演奏。”

近年来,因为常居国外和年事渐长,傅聪在国内登台的次数不算很多,但每次出现,无不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99年,傅聪受邀来到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这也是他第二次为尚在蹒跚学步的音乐节捧场。他先与中国交响乐团上演了肖邦作品,后又与著名钢琴家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小提琴家胡乃元共同带来了“傅聪和他的朋友们”专场音乐会。

“傅聪和他的朋友们”(曾伟供图)

时任音乐节节目总监曾伟一直记得当时的情形:“其实,我们之前已经敲定了曲目,但傅聪先生来到国内后,还是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来准备。”因为患有疾病,傅聪手指肿胀,缠满了胶布,“我们都劝他别练了,傅聪先生急了,让我们别管他。他坚持每天都要练琴,不像有些钢琴家,来了之后摸摸琴,发现琴还行就过去了,他是踏踏实实地一个人在那里练。”

傅聪的演奏水准,也让曾伟至今难忘。“我们都没想到,钢琴的音色竟然能那么丰富,在手指有伤的情况下,他依然处理得那么完美。”

(曾伟供图)

舞台下的傅聪平易近人。剧院的工作人员想为他准备咖啡,却被傅聪微笑着说“你们不用麻烦”拒绝了。“傅聪先生喝茶,茶叶都是自带的,只让我们提供热水就行。”曾伟回忆,对待所有想要采访的媒体,傅聪也非常配合,“语速很慢,慢慢地聊。他真是一位非常亲切、非常有涵养的人。”

最后,让我们在傅聪先生的琴声中送别他最后一程吧。在天堂里,音乐永远陪伴着您。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艺绽

本期作者、编辑:高倩

本期监制:李红艳

流程编辑 吴越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