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惑仔陈浩南形象为国人所熟知的香港演员郑伊健,有一个听起来非常亲切,又非常有韵味的绰号叫“伊面”。
伊面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偷懒不想做饭时吃的方便面。
按照现在流传的说法,方便面是二十世纪中期由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发明的,但方便面在中国南方又叫伊面这个事实证明“方便面之父”另有其人。
那么,方便面为什么在我国南方被称为伊面呢?故事要从清朝中期的一次生日寿宴说起。
公元1806年前后,著名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在家中为老母亲举办寿宴。因为那一天客人特别多,伊府的厨师有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一不小心将煮熟的鸡蛋面倒进了沸油锅里,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将错就错,把被炸过的鸡蛋面快点捞出来,然后浇上高汤作为一种新面食端上桌去。没想到客人们都对这种炸过的鸡蛋面啧啧称赞,大竖拇指,作为主人的伊秉绶既惊奇又骄傲,从而对这道美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伊秉绶是个书法家,在诗文上也有一定造诣,因此他家中经常举行文士书家云集的文化沙龙,客人太多的时候,家里的厨师往往忙不过来,于是,伊秉绶想起了母亲寿宴那天的炸过的鸡蛋面,并且有了一个奇思妙想。
在伊秉绶的指挥下,伊府的厨师先把面粉、鸡蛋加水和匀,然后制成面条,并将其卷成数圈,接下来入锅炸至金黄,最后把炸过的面条圈晾凉,储存起来日后备用,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油炸方便面。
有了可以保存多日的油炸鸡蛋面,当伊秉绶家中客人很多的时候,厨师就会把这种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稍稍一煮,然后直接端上桌招待客人。著名诗人、书法家,号称“岭南第一才子”宋湘品尝过这种面后非常喜欢当他得知它还没有自己的正式名字时,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取名‘伊府面‘如何?”在场者无不拊掌叫好表示赞同,于是,伊秉绶创制的油炸鸡蛋面便以“伊府面”之名流传开来了,久而久之,就简化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伊面”。
虽然方便面和伊秉绶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但人家并不以此扬名立腕,流芳百世,因为他不但是个大书法家,还是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大清官。就书法而言,伊秉绶的篆书隶书都有很高成就,隶书尤其突出,放纵飘逸,高古博大,自成一番气象。就仕途而言,伊秉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惠州百姓主动为他设立生祠,扬州百姓在他离任时成群结队洒泪相送,并将他请入三贤祠与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一起接受奉祀,从此三贤祠变成了四贤祠,在扬州历史上和中华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政坛佳话。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君王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谒这几位相比,信陵君魏无忌在招纳门客上更显诚意, 更宽厚仁慈,更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能够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是富贵之人而轻慢士人。魏国有个人叫侯嬴
2025-04-26 03:41:12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杰出将领和政治家。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仁政治国的方式而闻名于世。然而,这样一位才华出众的人物,却一生未能得到魏王的充分信任和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背景。在这个时期,各国间的争斗异常激烈,任何一国都希望能涌现出大量的杰出人才来巩固自
2025-04-26 01:46:41战国四公子是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平原君赵胜(赵国)、春申君黄歇(楚国)和孟尝君田文(齐国)。信陵君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厉害,为诸侯军总指挥,曾两破秦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首。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魏安王之弟。魏王为牵制田文,以信陵之地封赏他,故为信陵君。礼贤下士,门客三千。前273年,秦
2025-04-26 01:33:47魏无忌,又被称为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一起被誉为“战国四公子”。他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在魏国日益衰落的时候,他养了数千名士兵,自成势力,并多次出兵助赵国抵御秦国的进攻。他最著名的事迹是偷取秦国的兵符,杀死了晋国的鄙君,解救了赵国邯郸的围城
2025-04-26 00:48:07当“希拉里”穿上龙袍:我们该如何评价武则天?2018年,一部名为《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电影上映,片中武则天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赞叹她的雄才伟略,也有人批判她的冷酷无情。抛开那些被时间蒙尘的史料和野史,我们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武则天呢?要
2025-04-26 00:46:4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