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汉初三杰”,是“兵家四圣”;他是为了一顿饱饭而施千金报恩的重情重义之人;他是世人眼中的“兵仙”,定三秦,平天下,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扬天下,威震四海,丰功伟绩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可就是这样一位国士无双、略不世出的统帅,最后竟也逃不出兔死狗烹的结局,死于非命,祸及家人。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但回首风云激荡的战争岁月,他身上的光芒却越发耀眼。
他,就是战无不胜的一代军神——韩信!
从忍“胯下之辱”的贫民到灭六国的“兵仙”,韩信的一生可谓是精彩传奇。后人对韩信的评价很高,胆力绝众,才略过人,威执项羽,名出高帝,但这些都只是从韩信的军事角度去夸赞的。最能概括韩信一生的当属韩信墓前的一副对联:“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
存亡一知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副对联的上联所说的正是影响韩信一生的关键人物——萧何。慧眼识珠,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就了韩信一方霸业;为求自保,萧何请君入瓮,结束了韩信传奇一生。可以说韩信一生的起起伏伏都少不了这个知己“萧何”的参与。
心怀大志的韩信仗剑从军,可惜三次投靠都不得重用,项梁、项羽、刘邦都认为韩信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将。可萧何却看到了韩信的过人之处,并称他为国士无双。韩信自认为不得刘邦赏识,一气之下转身便逃离了刘邦的军营。萧何爱惜人才,顾不得上报刘邦,跨马提枪,转身就去追韩信。于是历史上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动人佳话,韩信也因此被刘邦提为大将,得到了自领一师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韩信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在军中立下了很高的威望。甚至当时有人评价韩信名出高帝,他比汉高祖更适合称帝!
伤人之语不可轻易讲,这夸人的话也不能随意说。虽无心谋反,但功高盖主,你有能够谋反的能力就是天大的死罪。公元前196年,韩信被人诬陷解除兵权,后被萧何诓骗,只身入宫,斩于长乐宫钟室,株连三族。这就是所谓的“死”。
韩信的辉煌得于萧何的举荐,韩信的死萧何也难逃其咎。
生死两妇人——生于妇人,也死于妇人。
这两个妇人分别指的是吕后和“漂母”。韩信早年家贫,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时间久了人们便嫌恶他,不得已韩信在河边钓鱼度日。可没有鱼饵,韩信终日无所得。此时有一位洗衣服的妇女看韩信可怜便拿出粮食来给韩信吃,之后几十天“漂母”都来给韩信送食物,以免饿死。韩信感激这位妇人的善良举动,对她说:“我一定会重重报答你。”之后韩信也的确做到了,功成后韩信回到楚国,专门召见了那位妇人,赐她千金。是这位妇人给了韩信生机,给了韩信温暖。这就是所谓的“生于妇人”。
第二个妇人指的便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公元前197年,吕后与萧何密谋将韩信骗入宫中,随后派遣数名壮士将韩信抓起来,将其杀害。刘邦曾对韩信许下“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刀不死”的承诺,于是吕后将韩信吊在钟室中,钟室四周用布遮上,命数名宫女用竹片戳死。一代兵仙韩信在一名妇人手中结束了他的生命。
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戎马一生、战功无数的他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魔咒,这十字是韩信的励志史,也是他的血泪史。
短短十字,韩信一生的大起大落却尽诉其中,可谓是字字珠玑,点点琅玕,令人叫绝!
一死成君名,不必怨吕雉。无须叹息,不必伤怀,英雄已逝,但浩气长存!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