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民贵君轻是谁提出的(最开始提出民贵君轻的人—孟子)

1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6 15:14:08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城人,是鲁国贵族的后裔。三岁时,父亲去世,看着母亲织布维持生计,所以没落的贵族孟子的童年生活比较贫困。

很多人了解孟子,都是通过那个金典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来了解的。孟子的家原本住在靠近墓地的山边,孟母看见儿子非常喜欢模仿玩丧礼的游戏,于是搬到了城里。住在了市场的附近,孟子看到了商贩们做生意,就又和人玩起了吆喝买卖、讨价还价的游戏,孟母想也不能让孩子在这儿成长,便又搬到杀猪宰羊的屠宰场附近。结果孟母又学起了屠宰猪羊。最后,孟母把家搬到学堂附近,孟子看见读书人言行非常优雅,就开始主动学习诗书礼易,孟母一家这才定居了下来。

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孟子向往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仰慕孔子的学问,且认为自己是一个圣人。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战争让他目睹了普通老辈子的悲惨命运,于是提出了“王道”理论,告诫统治者要善待自己的老百姓。

孟子先后游说过齐国、宋国、鲁国、腾国、魏国等。公元前320年,魏国遭受齐、秦、楚三国的打击,国势危急。国君梁惠王希望重整国威,孟子听说后赶往魏国。梁惠王跟孟子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梁惠王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孟子打了比方:“有两名士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逃跑了五十步,另一个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了五十步的就讥笑一百步的。”孟子的意思是梁惠王跟其他国君一样好战,老百姓怎么能增加呢?孟子反复向梁惠王提出国家要施行仁政,发展生产,减免税负,这样慢慢的老百姓才会增多。

晚年的孟子回到故乡教学,从事教育和著作,有《孟子》一书传世。

孟子的一声跟孔子真的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是小时贫困,少时好学,中年时期颠沛流离。都为了自己政治理想而奋斗,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老了,都是教书育人,最后著书,成为“圣人”。这就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儒学的创始人。

相关文章

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

2025-08-20 02:55:08

中国大历史之国名相申不害

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力量最弱。在韩昭侯支持下,相国申不害主持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措施,韩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生产经济有所发展,军队战斗力逐步增强……在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的十几年之间,韩国能够在众多强国的包围之下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申不害。起于小吏申不

2025-08-20 01:23:22

一代神童,十六岁,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公务员,王勃传奇的一生

如果说别人是老天爷赏饭吃 王勃就属于老天爷直接给他开了一个粮仓。公元650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爷爷是隋朝的大儒,我们熟知的魏征、房玄龄,全部都是他爷爷王通的学生。而他爷爷王通在几百年之后遇到了一个真爱粉,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勃爷爷的字,王通字仲淹。王勃的爸爸王福畤也是德才兼

2025-08-19 00:43:51

对大秦朝有功商鞅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死了之后百姓却不怜悯呢?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日渐强大。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根据商鞅制定的法制,赐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序幕《垦草令》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复兴秦穆公时秦国强大的国力,广发求贤令,商鞅因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得以面见秦孝公。秦孝公第一次商鞅用帝道向孝公

2025-08-19 00:39:38

楚霸王项羽的生平故事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家族衰落,他从小就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后来,他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士兵,逐渐得到了王离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幕僚。公元前209年,秦朝灭亡,项羽和刘邦等人共同反秦起义。反秦战争中,项羽以勇猛善战著

2025-08-18 00:49:5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