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谁(武则天晚年之时,选的皇位继承人,为何会是李显? )

18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6 15:28:17    

显庆元年,即656年,李显在长安出生,初封周王,后改封为英王,五十五岁时意外猝死,被葬于定陵。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是武则天的三儿子,一生两次当政,执政时间共计七年。在他的两位兄长,先后被母亲武则天废黜之后,李显才有机会被册立为太子。

武则天的籍贯是山西文水县,因为长相靓丽,性格乖巧,惹人喜爱,被称为“武媚”。但是,小小的女子,却有大大的野心,武则天非常善于玩弄权术。她是李世民的才人,李治的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母亲。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期间,武则天辅助高宗处理国事,长达三十年时间。

在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更是相继废掉了两个儿子的帝位,自己称帝,废唐国号,改为“周”。之后,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帝。公元690年至705年是武则天执政的十五年,以至于,从辅政到执政,武则天掌权近乎半个世纪之久。

可以说,武则天为促进大唐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她的政绩十分显著,就像宋庆龄对她的评价一样:“武则天是一位封建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

那么,为什么武则天称帝之后,会重新启用废太子李显呢?

话说,自公元660年起,唐高宗李治便感觉自己身体不适,经常头晕、眼花、看不清东西。之后,则正式委任武则天处理朝政,使其拥有决策权,正因如此,武则天才与唐高宗合称为“二圣”。

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年幼夭折,于是,她册立了二子李贤为太子。李贤不仅有才干,而且,在大臣之间很有威望。但是,他的出现却令武则天深感压力,她甚至认为:李贤就是她夺权路上的绊脚石。以至于,在公元680年,武则天派人诬陷李贤,不仅废黜了他的太子的称号,不久后还派人将其秘密处死。

废黜李贤后,唐高宗便想册立三子李显为太子,但是,李显无论才干和声望都不如哥哥。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武则天是可以接受李显的存在的。公元683年,唐高宗逝世,李显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而武则天则被奉为皇太后。可是,李显却比哥哥懦弱多了,从他执政开始,就一直受母亲的摆布。

正因如此,中宗李显称帝后,他想掌握实权。于是,他任命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做了当朝的宰相,一下就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武则天立即召集大臣到乾元殿内议事,不久,便将唐中宗废为了庐陵王,并将其软禁了起来。最后,武则天不得已将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向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

虽然,武则天让李旦登基了,但是,却不给他任何的实权,一切大事仍由自己决定,自此,李旦彻底成为了傀儡皇帝。之后,武则天的野心更是越来越大了,她不满足做摄政太后。最早,于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大周”,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都城。

武则天登基后,不断巩固自身的皇位和势力。但是,一时间她又开始发愁继承人的问题,自从建立大周,她便启用了自己的侄子们。武则天的侄子们大多被安排要职,武承嗣甚至还出任过宰相,真正操控了朝政大权。而大臣若有功劳,也把好处记在“武”姓上,而不是在“李”姓上。除此之外,武则天还特地把自己的故乡“文水县”改名为“武兴县”。

所以,从以上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武则天想把皇位传给武姓之人。

眼看着武氏一族在朝中势力横行,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而很多人更是向武帝正式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也让武则天非常为难。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向狄仁杰说出了自己所谓的“鹦鹉梦”:梦到一只大鹦鹉,两翼全部折断。从而,想试探一下狄仁杰对未来大周继承人的想法。

而狄仁杰的答复,却是希望武帝册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狄仁杰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

狄仁杰还解释到:“如果,陛下把侄子立为储君,固然可以保存大周的政权,但是,后人是不会把你供奉到祖庙里的。因为,你是武氏嫁出去的女儿,在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女儿等同于外人。”武则天左右衡量之后,决定立自己的儿子李显为皇储。

如果,自己的儿子李显顺利继位,那么,自己还能坐上太皇太后的正统之位,从而,与丈夫唐高宗李治一起享受后世子孙的朝拜。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建议,最终,在公元698年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再次册立他为太子。她将李显藏在帐后,然后,召见狄仁杰,对狄仁杰道:“朕现在将皇太子还给你。”

到神龙元年,即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

隔了一天,李显复位称帝,大赦天下。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