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独孤求败是谁(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是谁?答案与玄铁剑有关,谢逊的回忆中有线索)

12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6 15:42:19    

在世人都认为“五绝”就是《神雕侠侣》之中的武学天花板时,谁能想到那襄阳城外的深谷之中长眠着一位隐世高人。

“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这是“剑魔”独孤求败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的生平自述,一生不败,谈何容易,至少金庸全书也就只有他一人达成了这一成就。

(五绝剧照)

正因为金庸赋予独孤求败的设定过于强大,而对于他的强大却又只用只言片语概括性的描述,难免让人对这人的经历十分好奇,比如他都击败过哪些高手?不过比起这个问题,其实有个更基本的问题都没弄清楚,那就是独孤求败的真名叫什么,他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一、独孤求败之名

独孤求败的真名是什么?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是谁?从表面来看,这似乎都不构成一个问题,独孤求败理所当然就是独孤求败,就是他自己,他的名字也就是独孤求败呀,但你细品就会发现不妥。

哪怕独孤这个姓氏的确存在,但试问天底下哪一对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起“求败”这个名字,都说望子成龙,父母如何会让孩子去“求败”?而且父母也不可能知道孩子后来会成为武功绝顶的“剑魔”,无论如何,“求败”这个名字绝对不是真名。

这名字多半是独孤求败本人在闯荡江湖多年之后,自认天下无敌,才以“独孤求败”自居。

(独孤求败剧照)

而结合“双雕”中的设定来看,独孤求败这个名字甚至有可能是他本人晚年给自己起的,压根就不曾向外人这么介绍自己,道理很简单,他这么一位武功绝顶的高手,败尽了天下英雄的剑魔,五绝级别的高手都不曾听过他的事迹,这难道不奇怪吗?

所以多半早年间的独孤求败并不叫独孤求败,五绝有可能听过曾经的他的事迹,但没听过“独孤求败”这个名字也就合理了。

二、玄铁重剑

即便证明了“独孤求败原本不叫独孤求败”,似乎也很难继续推论他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何人,毕竟书中对于他的描述的确不多,但在有限的线索中,还是有十分关键的信息,比如那玄铁重剑。

当年杨过在独孤求败的剑冢中看到了独孤前辈留下的几柄剑,包括一柄利剑,一柄紫薇软剑,还有后来他用的那玄铁重剑,前两柄剑固然也有“故事”,但玄铁重剑才最值得关注。

杨过后来是凭借那玄铁重剑武功大增,在“十六年前”的剧情部分,他就已经自诩天下无敌,玄铁重剑着实是强,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玄铁重剑是从何而来的?

那西域高手尹克西对那玄铁就有些了解,他在书中也为世间有玄铁重剑这般神兵而感叹。

(尹克西剧照)

原著道:“尹克西是西域大贾,善于鉴别宝物,见杨过以重剑震飞尼摩星的铁拐,早已暗暗吃惊:此剑如此威猛,大非寻常,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出红光,莫非竟是以玄铁制成?这玄铁是从天上落下的陨石中提炼而得,乃天下至宝,本来要得一二两也是绝难,寻常刀枪剑戟之中,只要加入半两数钱,凡铁立成利器。他却从那里觅得这许多玄铁?再说,这剑若真是通体玄铁,岂非重达四五十斤,又如何使得灵便?”

常人要得到玄铁谈何容易?何况这玄铁重剑乃是由纯粹的玄铁打造,重达四五十斤,的确是让人好奇,尹克西好奇的是杨过从何得来这神兵,而笔者好奇的是独孤求败从何得来这么多玄铁。

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推测便会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三、西域高人

金庸武侠体系中由玄铁打造的东西还真不少,比如峨眉派的玄铁指环,明教的玄铁镣铐,圣火令,而关键就在这里,圣火令是其中用到玄铁最多的东西,你看这东西是何来历?

(杨过背玄铁重剑剧照)

原著道:“原来这六枚圣火令乃当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铸,刻着他毕生武功精要。六枚圣火令和明教同时传入中土,向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年深日久之后,中土明教已无人识得波斯文字。数十年前,圣火令为丐帮中人夺去,辗转为波斯商贾所得,复又流入波斯明教。”

而谢逊也提到过关于这霍山的故事,原著道:“其时波斯大哲野芒设帐授徒,门下有三个杰出的弟子:峨默长于文学,尼若牟擅于政事,霍山武功精强。

这霍山就武艺高强,也只有他有条件弄来那么多玄铁,而且这人的历史原型还真就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从杨过推测他是“六七十年前”的高手这点来看,时间也是匹配得上的。

作为明教高人,那明教的乾坤大挪移能够将天下武功挪为己用,后来独孤求败所用的独孤九剑则是能够破尽天下武功,试问“破尽天下武功”的前提不就是要先了解天下武功吗?

如此来看,一切信息都匹配上了,那独孤求败多半就是当年的霍山,不过这样的设定与霍山的历史原型不太相符,比如真实的他没来过中原,或许正因为如此,金庸只取了他身上的一部分特点,并未直接挑明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

相关文章

杀晋鄙,救邯郸,招贤纳士大败秦军,信陵君之死!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

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

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为何刘邦如此敬佩他?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

信陵君盗虎符救赵之后,为何沉迷酒色而死?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

魏无忌有没有妻子和孩子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怎么死的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