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罐头是谁发明的(拿破仑时代发明的罐头,为什么在我国失宠了?)

24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7 08:00:24    

1800年,拿破仑悬赏了1.2万法郎征集到了一种可以长时间贮藏食品的方法,当时叫“密封贮藏法”。这个方法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把已经加热过的食物,密封到坛子中,然后再给坛子加热。这样贮藏起来的食物不会轻易变质,可以贮藏非常久的时间。

后来,“密封贮藏法”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家喻户晓的食品——“罐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罐头在我国可以说是风靡大江南北,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被很多小孩儿疯狂追捧。当时的水果罐头简直是“解馋神器”,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美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肉罐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水果罐头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以前几乎每年都吃的水果罐头,如今已经快七八年没有吃过了。

这一代人的“解馋神器”,水果罐头为什么失宠了呢?

当年水果罐头为什么这么火?

如果不是00后的话,可能大多数人都吃过“糖水黄桃”、“糖水山楂”、“糖水橘子”等经典的水果罐头。在80、90年代,过节、过年、探亲访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水果罐头当作礼品。小孩儿爱吃水果罐头,很多老人也爱吃水果罐头。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那个年代的水果相对匮乏。

糖水橘子

比如,在北方的话,到了冬天,就很难吃到便宜的水果了,由于交通和保鲜技术的限制,热带水果、南方水果运输过来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并且种类非常少。水果罐头的价格则相对便宜,种类也比较多,算是弥补了当时“水果供应不足”的情况。

可以这么认为,在当年,水果罐头是生鲜水果的后备军。没有冰箱、没有贮藏手段、交通又不那么便利,无论是出远门当礼品,还是放家里自己慢慢吃,在那个年代,水果罐头都比生鲜水果更加的实用。

为什么如今水果罐头不行了?

如今水果罐头彻底“失宠”,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进口水果、热带水果、反季节水果等生鲜果类大行其道。如今,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你想吃,并且舍得花钱,基本上什么水果都能吃到。比如西瓜,以前只有夏天有,现在超市里的西瓜各个季节都有,有大棚的,也有进口的,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买着吃。

糖水黄桃

像冬天,以前是水果的空白期,现在冬天水果一点儿也不少,车厘子、苹果、榴莲、柑橘等都有,基本上没有水果罐头的“生存空间”。

二是很多人对水果罐头有严重误解。水果罐头最大的特点是保质期长,贮藏时间长。但贮藏时间一长,不少所谓的“大明白人”就站出来说“罐头里都是防腐剂,不然为什么能贮藏那么长时间?”

罐头加工

实际上说罐头里有防腐剂,跟冤枉一个“哑巴说错了话”一样离谱,罐头本身就是一种保鲜工艺,通过密封等工艺就能达到长久的保鲜效果,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防腐剂。从1800年起,罐头就是靠工艺保鲜的,哪来的什么防腐剂。

要真用防腐剂的话,那就没必要做成罐头了,做成罐头再加防腐剂,那是画蛇添足,不喝2两假酒估计干不出这事儿。

罐头是目前跟防腐剂距离最远的加工食品了。

但大多数人都“宁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反正水果够多,也没必要再吃水果罐头,于是很多人就丢掉了吃水果罐头的习惯,导致如今的水果罐头逐渐失宠。

糖水山楂

三是食用水果习惯的问题。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的饮食习惯不同,在吃水果上也有明显差异。西方国家更偏爱于加工后的水果,或者叫“烹饪水果”。

比如,一些高酸苹果,酸度非常高,直接吃起来估计都下不了口,我国基本上没有种植这种高酸苹果的。但西方国家就喜欢这类高酸苹果,他们主要是拿这类水果去进行“烹饪”,做成果汁、蜜饯或者其它的水果制品。

也就是说,我国在水果上更偏爱于鲜食,吃原汁原味的水果;西方人则更偏爱于加工和烹饪。更爱鲜食这个习惯,也让水果罐头这个加工制品逐渐在我国失宠。

与其相对的是,我国每年生产1000多万吨水果罐头,其中有50%以上的水果罐头出口到了美国。是的,你没听错,美国人吃的水果罐头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而且美国人酷爱吃水果罐头,不管是以前,还是当今时代。

这是一个东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风靡过的水果罐头

对于印象最深的水果罐头是“黄桃罐头”和“橘子罐头”,小时候比较喜欢吃黄桃罐头的甜,也喜欢吃橘子罐头的酸甜。另外还有一种山楂罐头偶尔吃过一些。

当年除了吃水果罐头外,买水果罐头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是为了要水果罐头的那个玻璃瓶当杯子喝水用。

如今再看看水果罐头,花样应该是更多了,像荔枝水果罐头、苹果水果罐头、梨水果罐头,简直五花八门。

你吃过的水果罐头,哪一个印象最深刻呢?

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蔺相如之死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赵惠文王在位的后期,赵国拥有了十几年的和平,没有内忧,没有外患,贤人在位,政治清明,换作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休养生息,重振霸业最好的条件。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国的军队与赵国的军队在长平对阵,秦国的主将是王龁,赵奢已死,蔺

2025-08-23 00:42:02

李渊退位后的悲惨生活:权力的背后竟是孤独与无奈!

野史:李渊退位后日子有多难过?李世民:您宫女太多,回家嫁人吧李渊,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一个从平民起家,极终建立了一个大唐盛世的皇帝,李渊的经济生涯充满了权谋与智慧。然而,历史的洪流往往会将人推向不同的命运,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李世民对他的态度,

2025-08-23 00:40:14

张仪:从弃臣到秦相,绝地反击,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

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却也在其他诸国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看着秦国日益强大,六国心中颇为忌惮。苏秦游说列国,提出来“六国协力抗秦的战略”,六国一体,便可阻止秦国东进中原,此计谋深得诸国心意。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让秦国摆脱了困境,最后更是助秦国东出函谷,挺进中原。他便是“连

2025-08-22 01:47:20

刘备的三小谋士:糜竺简雍孙乾

三国一大特色是“主公+谋士+武将”三角组合,历朝历代都有主公和武将,唯有三国让谋士大放异彩。三国的谋士很多,早期最出名的几个大多依附袁绍或者曹操,比如袁绍的八大谋士,曹操的五大谋士。反观刘备,东奔西逃二十多年,居然没发觉谋士的重要性,直到遇上徐庶才明白过来,自己的队伍里原来一直缺了这么个角色。但是刘

2025-08-22 00:26:06

1.鬼谷子:圣人的思维模式。可以看懂的人,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无比的重要。各种圣人传世经书里均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大部分书籍也是为了把作者的思维方式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接受。五月一日生也准备把国学,哲学,宗教学里要传达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时间一一剖析,与各位朋友共同欣赏。现在,分享一个思维方式的公式:人生成功、幸福、长生=思维方式×心境

2025-08-21 01:27: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