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比干是谁(比干被挖心不死,为什么遇到卖菜的妇人后,比干才真的死去)

14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8 21:46:15    

比干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和比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帝乙是嫡出,比干是庶出。

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机会当朝中大臣的,只有君王的亲戚,等级非常高贵,才有这样的资格。

(比干雕像)

比干不但是帝辛的大臣,而且还是不一般的大臣,他的职位是少师,相当于帝辛的宰相。帝辛的朝中大事,都交由比干来处理。不过,比干又是一个十分悲催的宰相,他在各方面都和帝辛的主张不一致。比干主张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同时在管理上,也主张不应该用严厉的刑罚来摧残老百姓。

但是帝辛不是这样的观点。帝辛是一个功业心很强的人。他认为依靠商朝的实力,完全能够打败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部落,获得这些少数民族部落的财富和百姓。同时,他认为对国内的老百姓,应该严格管理,只有用严厉的刑罚处罚那些犯了罪的人,才能让老百姓安分守己。

比干对帝辛这种好大喜功和残暴不仁的行为多有规劝。当帝辛发动大军攻打徐夷的时候,比干就劝帝辛不能这样做。但是帝辛并不听比干的话。虽然帝辛后来打败了徐夷,获得了他们的不少人口作为俘虏,但是商朝的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削弱。

接着,帝辛又发动了与东夷的战争,灭掉东夷,获得了东夷的大批俘虏。不过,却也让国力再一次得到削弱,国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西周才造起反来。西周名义上是商朝的诸侯国,帝辛大怒,准备发动与西周的战争。比干一如既往地提出反对意见,并且在出兵的时候,行动缓慢。这一次,帝辛再也忍不住,一怒之下杀掉比干。

(帝辛画像)

帝辛是怎么杀比干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清朝演义小说《封神演义》中,写的则是当时帝辛有病,妲己说,需要用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子。比干明明知道妲己这样做,是想让自己死,可却也没有办法,忠君爱国的比干,当初剖开胸膛,把心取出来扔在地上。

比干把心取出来扔在地上的时候,胸膛并没有流血,他也没有死,而是面如淡金地走出朝堂。当很多大臣问他的时候,他都没有说话,而是骑着马往民间走去。

他来到民间,遇见一个卖无心菜的妇人。比干问她,无心菜没心能活,人没心,会不会死。如果那个妇人说不会死,比干就会一直活着。但那个妇人说的偏偏是,没有心怎么会活呢!

比干听了这句话以后,大叫一声,从马背上跌了下来,七窍流血死掉了。

问题来了,比干为什么听到妇人那句话后,就流血而死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先得来看看,《封神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周武王画像)

这部小说,写的确实是西周代替商朝的那段历史。不过,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其中有非常多的虚构的成分,尤其是对神魔介入改朝换代的一种虚构。

这部小说讲的,就是“天道”的道理。也就是说,改朝换代的规律是什么?是君王是否有德行,是否获得天下老百姓的拥护。如果这个君王有德行,能获得老百姓的拥护,那么,这个君王就能够获得江山。获得江山的君王,也因此能够守住江山。这就是“天道”。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天下有德者居之。”

既然“天下有德者居之”,因此,某个人有德行,上天就会帮助他的。历史上所说的帮助,是“冥冥之中自有神助”。而在《封神演义》里,则讲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亲自帮助。这是《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具有寓言的意义。

在《封神演义》里,周武王自然是“有德”的人,自然是应该受到上天保护的。帝辛自然是“无道”之人,自然是应该受到上天惩罚的。但是帝辛虽然无道,他却有一帮“有德”的大臣,比干就是其中一个。

帝辛无道,夺去了比干的心。这里的“心”,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天道。就是说,本来天道认为商朝已经不配拥有天下了,只不过因为有一帮“有德”的大臣,因此,商朝还能够存活下来。但是,当比干被“诛心”以后,商朝就失去了天道。失去天道,自然就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比干问民间百姓的妇人,没有心能不能活,其实是寓意说,商朝失去了天道,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能不能存活下去。老百姓当然要说无法存活下去,这样,比干明白无力回天,因此才气得七窍流血而死了。

( 

相关文章

庄子:心静的力量

心乱则万事难,心静则万法生。《庄子·在宥篇》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黄帝在做了十九年天子后,心生迷茫,便去拜访道家名流广成子。他向广成子请教:“听闻您已通晓至道,那如何修身才能长久呢?”广成子便回他:“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因此能保持精神上的超脱;摒弃外界纷繁的干扰,固守你内心的平静,这才是

2024-12-20 10:45:28

赫舍里氏不是嫡出,为何能做康熙皇后?孝庄:娶她是最好的选择

《淮南子》曾言:“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人生在世,面临选择无数,若未能权衡利弊,谨慎行事,将因自身冲动,致生活受阻,难获美满结局。尽管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可对于身居高位的天子来说,他们同样会有着许多的身不由己。众所周知,在皇帝挑选皇后或妃子的过程中,普遍会对其背后的家族势力非常看

2024-12-20 10:19:13

诸子百家之儒家——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时人相尊,称为荀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大师,是先秦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年轻时崇拜孔子,是儒家子弓的私塾弟子,子弓是孔子的弟子。荀子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传习儒家经典,以及从事讲学和著述。他曾经两度入齐,在此

2024-12-20 10:03:31

皇太极的皇后 孝庄文皇后辅佐了三代帝皇

皇太极的皇后,作为皇帝,都会有着自己的皇后,而最后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身边有着好几任皇后,而其中最有名一位皇后那就应该是孝庄文皇后,他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不仅辅佐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也在其辅佐下登上帝位,那么大家对于孝庄皇后有所了解吗,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博

2024-12-20 09:48:36

趣读《史记》之儒家宗师——孟子和荀子

孟子孟轲,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跟随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学习儒学。学成之后,游说齐宣王,但没有成功。又到了魏国,魏惠王也不太相信他的学说,认为他说的这些不切实际。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国任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国任用孙膑、田忌让诸侯屈服。天下都忙着合纵连横,谁能帮助国家攻伐谁就厉害。

2024-12-20 09:32:5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