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伟大到什么样子?她用尽一生的时间,为30万亡灵寻求正义,以生命为代价换取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收集了所有黑暗和伤痛的证据,只为告诉世界曾发生在中国南京的这场惨无人道的暴行!
她叫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记录者之一。这个在当年只有29岁的年轻女孩凭借一己之力,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冲进南京城,南京全面沦陷,日军在城内进行了长达6周的抢劫和屠杀,下至几岁孩童 上至80岁老人,不管是儿童还是孕妇,都没有躲过这次暴行,共有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
然而,日军这种近乎泯灭人性的罪恶并没有被世界记住,更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二战结束后,日本拒不承认他们在南京的暴行,甚至公然篡改教科书,企图改变世界对此事的认知。而且那时候,海外其他很多国家,只知道纳粹集中营的惨剧,却不清楚同样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中国南京大屠杀。
为了还原这个惨痛的真相,时年29岁,尚在美国留学的张纯如勇敢站了出来,1995年 张纯如在美国完成基础调查后,只身前往祖国,在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张纯如挨家挨户地进行实地走访。在亲眼看到耄耋之年的老奶奶身上三十多道伤痕时,在亲手拿到当年日本兵对中国百姓施行挖心、活埋等惨无人道酷刑的照片时,张纯如气到发抖。
不知道有多少次,张纯如在写作过程中几次精神崩溃大哭,这种精神折磨让她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患上了严重的偏头痛,但尽管面对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她还是坚持客观地讲述着这段历史,她发誓要将这段被刻意掩埋的事实公诸于世。
1997年12月13日,正值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之际,人类历史上最残忍至极的这场暴行——南京大屠杀,在张纯如笔下彻底公之于众。张纯如所撰写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详细描写了日军在中国南京施行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这本书一经出版轰动世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这本书让许多美国人了解到了这段尘封的历史,与此同时,张纯如本人也因这本书,被许多日本右翼分子盯上,她收到了大量的恐吓信,甚至还收到过信封里夹着子弹的直接威胁,就连她年仅三岁的儿子因此受到了牵连。
此后,张纯如不断更换手机号,连家人及孩子的信息也不敢再有半点透露,在经常性的压力和各种恐吓威胁的摧残下,张纯如的精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04年11月9日,在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下,张纯如在美国的一条偏僻公路旁饮弹自尽,年仅36岁!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9岁,对一个人来说,或许才是前半生,但张纯如用文字照亮了历史黑暗的一角,自己却最终被黑暗吞噬。她原本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却选择在和平年代揭露残酷的历史真相。
1998年,也就是她的书出版的第二年,张纯如获得了华裔美国妇女联合会的年度国家女性奖,她的书也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再后来,这本书也有了日文版,厚达380页,完整收入原作所附的43张珍贵历史照片,呈现出原书全貌。
2021年12月12日,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在参加加拿大和枫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主办的网上论坛时说,“如果不记住历史,将来一定会重蹈覆辙。”因为只有铭记真相,才能避免暴行再次发生。
国之殇,不敢忘,也不能忘,我们也理应记住张纯如的名字,记住《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大浩劫》,这本张纯如用的生命写就的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