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这是20世纪初,西方流传的一句名言。辜鸿铭,这个在当时的中国被称作“异类”、被国人当作“笑话”的文化名人,却一直被西方世界奉若神祗。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这是对辜鸿铭的最好总结。这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也备受争议。辜鸿铭是出生在南洋的中国人,他在西洋留学深造,娶了日本女人,用洋人做仆人,却供职于北洋军阀。辜鸿铭是历史上真正够得上“学富五车”四字的文化大家之一: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拥有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
早在五四运动前,辜鸿铭就短发加西装,一副洋派打扮示人。但当全中国都开始谈论反清、革命时,他反而重新留起了辫子,在辫子还没长长时,辜鸿铭甚至装假辫子招摇过市。后来,辜鸿铭那条拖在脑后的长辫子,竟成了“大清朝最后一根辫子”。
在人人都宣扬新思想、学习西方的20世纪,辜鸿铭不仅留辫子,穿旧服,还大肆鼓吹男人应该纳妾,甚至为女人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
周作人在文章里讽刺辜鸿铭:
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的吧。
辜鸿铭雇了一个洋人做仆人,去北大讲英国文学时也经常带着这个“老外”,这主仆二人:一个黄辫子长衫,一个洋装打扮,交相辉映,在当时的北大校园里堪称一景。
因为那根不合时宜的小辫子,辜鸿铭在北大承受了众多学生的质疑,学生发难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影视资料
辜鸿铭才学过人,他上第一堂课时,让学生把书翻到page one(第一页),学期结束时书本还是在page one。因为,辜鸿铭随口一吐间,嬉笑怒骂皆是学问,远比书本精彩深刻,如此,哪还用书本?!
辜鸿铭的辫子让他在国人面前备受嘲讽,孰不知,他为此还遭受过外国人的冷眼和捉弄。
有一次,几个外国人看辜鸿铭这身出土文物般的打扮,就开始用英语嘲笑他。辜鸿铭就故意倒拿着英文报纸开始看,外国人乐开了花嘲笑他:“这土中国人,报纸都拿反了还装”。辜鸿铭不紧不慢地用流利的英语回他们说:“你们的文字太简单容易了,只有倒着看才稍微有意思一点。”说着,他倒拿着报纸把文章读了出来,直把外国人惊得目瞪口呆。
辜鸿铭致力于传承中国文化,甚至放言“用中国文化教化世界”,他将中国经典古籍《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将外国诗歌如《痴汉骑马歌》等翻译成中文,成为近代中国向国内译介西方诗歌的先驱。
但辜鸿铭的一生却始终处于“口水中心”,这一方面与他的特立独行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的惊世言论和怪癖有关。
辜鸿铭早年照片
他主张女人要缠足,说男人应该三妻四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壶论”就出自辜鸿铭。辜鸿铭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应该配四五个茶杯。有人质疑他:那为何不能女人是茶壶,男人是茶杯?辜鸿铭不紧不慢地答:因为茶壶带把儿。
这个笑话还引发了另一个笑话,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时,陆小曼生怕徐志摩再和别人恋爱,便说:“志摩,你不能拿辜先生茶壶的譬喻作借口,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用,牙刷不能公用的。”
如果说,辜鸿铭的茶壶论让很多女子不悦,那说到辜鸿铭的“奇癖”,就令很多女子心生反感了。
辜鸿铭太太淑姑,自幼缠足,芊芊玉趾,瘦如嫩笋,俗称三寸金莲。辜鸿铭经常这是嗅嗅闻闻,欢愉非常。
每次写文章的时候,他就大喊:“淑姑到书房来”。太太来了以后,辜鸿铭就请太太把鞋和包脚布脱掉,洋洋得意地一手握笔一手捏太太的金莲(脚丫子),自称“捏佛手”。就这样,一面捏,一面嗅,越臭他越兴奋越觉得香,据说文思泉涌,下笔如神助。
令据说,太太淑姑为了能让辜鸿铭“嗅”得更起劲,往往四五天才洗脚一次……
辜鸿铭与太太淑姑
辜鸿铭爱小脚,还曾大发怪论说:“小脚女子,特别神秘美妙,讲究的是瘦、小、尖、弯、香、软、正七字诀,妇人肉香,脚其一也。前代缠足,实非虐症。”
辜鸿铭主张男人三妻四妾,自己自然是有妾的,他娶了一个日本妾室蓉子,与妾室感情极好,他还声称:“蓉子是我的安眠药,没有她在身旁,便不能睡觉。”但蓉子大脚,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每次与蓉子睡觉前,辜鸿铭都先去把淑姑的小脚玩弄、嗅吻一番,然后才上床。
每晚睡前,辜鸿铭还尤爱吟诵几首当时流行的金莲诗,据说辜鸿铭最爱的小脚诗是这首:
春云重裹避银灯,自缚如蚕感不胜。只为琼钩郎喜瘦,几番缣约小于菱。
辜鸿铭主张皇权,但却在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当众脱口“贺诗”: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死后,宣布全国举哀三天。而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
辜鸿铭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但他却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所有人高举“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辜鸿铭却拖着小辫子:固执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放言中国文化才是世界真正的文化瑰宝。
从众易,逆流难。1928年4月,这个一辈子逆流的文化大家,带着辫子离开了人世。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