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有教无类是谁的观点(释迦牟尼也主张“有教无类”?他的弟子有盗贼、风尘女、理发师……)

13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27 18:58:17    

(北暮讲佛教故事第33期)

中国大思想家孔子一直主张有教无类,不看重弟子的出身,认为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来说非常容易,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后来的科举制度,并且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一直被掌握在那些贵族手中,平民生下来就是种地、被剥削,很少能有接受读书的机会。

而在佛陀时代的古印度,当时的情况也和中国古代有些类似。甚至我们可以说,就连释迦牟尼也是主张有教无类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团时,允许任何人加入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吠陀时代下的古印度,人们崇尚自然,敬畏神明,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祭祀制度。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在那时有了一个雏形。当时的社会主要将人分为三等,武士、祭司以及平民。不过那时候的古印度并没有形成种姓意识,各阶层能够通婚,也没有不同阶层不能共餐的禁忌。

后来雅利安人征服了当时的古印度,不断对当时的古印度人民进行统治和奴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种姓制度逐渐的形成,以至于发展成了后来的四种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陀、首陀罗。这便是古印度种姓制度早期形成的背景。

佛陀时代,释迦牟尼的一系列传教打破了当时种姓制度的一些禁锢。释迦牟尼传教的对象,包括当时社会的各个种姓、阶层。有婆罗门、外道沙门、国王、大臣、商人、手工业者、渔民以至妓女、盗贼等。这正如同我国大思想家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即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传教方式上,释迦牟尼随机施设,不拘一格。他用吟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各种形式,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宣讲不同的内容。对僧众谈论出离生死,证得无上正觉,对俗人谈论道德和行善。这使得他的思想学说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据说在释迦牟尼传教时,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将“祗园精舍”赠给佛陀的富商须达多的最小的儿子的妻子名叫玉耶,是全国最美的美女。玉耶倚自己的美貌骄气十足、盛气凌人、不孝父母、不睦家人。须达多请佛陀教导玉耶。

佛陀于是带着一个比玉耶还要美丽的美女,亲自到须达多家中对玉耶说法。玉耶在佛陀面前听讲时,亲眼看到佛陀带来的美女渐渐变老,又由老而变成一架白骨。玉耶觉悟出人的美貌是不会长久的,最终是要变为可怕的骷髅,从此觉悟,皈依佛陀,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夷。

释迦牟尼的思想非常深邃,常人根本无法窥探十之一二。而远在古印度的他和当时的孔子竟然有同样的想法——主张有教无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神奇的巧合。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当时那个思想封建,种姓制度横行的古印度,能有这样的思想也实在是难得。只可惜,释迦牟尼身单力薄,凭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当时的整个社会制度。时至今日,印度仍然有种姓意识,这种思想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改变的。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文章

解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屈原投江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

裴行俭:一个被灭三族的遗腹子,活成了唐朝的“儒将之雄”

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李渊,到底冤不冤?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