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人,其中前几名必有苏轼的位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就是出自这位宋代文化人手中;另外,苏轼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货,东坡肉、东坡肘子等名菜都和其有着莫大的关系,真是想想就让人流口水。
苏轼画像
(图为李公麟所作的《扶杖醉坐图》)
更加熟悉苏轼的朋友们可能也知道,苏轼一生仕途不顺、接连被贬。这一生中,一路南行至儋州(今海南儋州),也留下了许多佳话,“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乐天派的苏轼将这一路的贬谪全当作公费旅游,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游游山,玩玩水,研究研究好吃的,十分惬意。那么,跟随苏东坡的诗句,让我们去看看文化人平时都去哪儿玩吧。
苏轼在他的家乡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学成之后又进京赶考,从眉山赶去开封满怀雄心壮志,计划开启自己的仕途。此时,忙于学业和仕途的他并没有什么心情游山玩水,直到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他自请出京为官,也开始了他游览高山名川的一生。
杭 州
苏轼一生两次在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同时他不光游览景点,还创造景点。可以说苏轼为杭州创收不少。
刚刚出京为官的苏轼就来到了杭州这座江南代表城市。可能也是从小听着旅游宣传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通判期间,苏轼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一路留下了不少佳作,如今杭州的群山古道中,还能遇到苏轼写的不少碑文。而西湖作为“杭州之眼”,自然也是苏轼必须要去的地方。而这一看不要紧,苏轼不光深深爱上了西湖,还为它留下了那句永久的免费广告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
除了杭州西湖这一经典景区外,苏轼也去过钱塘江、虎跑、灵隐寺等地,连灵隐寺中“春淙泉”、“壑雷亭”也取自苏轼的诗“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鹜。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
当然,我们苏大文人并不只游览景点,他还创造景点,杭州知名的苏堤就出自苏轼之手。在苏轼第二次任职杭州时,他震惊地发现最爱的西湖居然十分破败,杂草丛生,为了西湖的可持续发展,他决定开展西湖综合治理工程,为了清理这些淤泥和水草,便修建了南北长堤并广植柳树,从此西湖游人更加络绎不绝。
苏堤秋色
虽然苏堤大家都听过,但却不一定都见过,而杭州另一个由苏轼创造的景点,却被印在了纸币上而广为流传,没错,它就是三潭映月。其实,严格来说,现在看到的三潭映月是明代官员根据苏轼设计的三座石塔重建的。当初,苏轼建造这些石塔划定了种植水产范围。可以说,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和苏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潭映月
苏轼在做过杭州通判以后,又火速前往了密州(山东诸城)。没错,就是我们都背过的那个《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那个密州,当时的密州并不像今天的山东诸城一样发达,它位于山东半岛西部,虽说气候适宜但周边小山众多,因此在当时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也没有过多的景点。当时,密州的气候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也根本不需要苏轼操心政务。所以,闲不住的他平日里一大乐趣就是爬野山,密州周边常山、卢山、障日山、马耳山都留下过苏轼的足迹,盛赞“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在山川陶冶中,苏轼创作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十年生死两茫茫”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脍炙人口的词句。
秀美的障日山
黄 州
在苏轼先后作为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时期内,遍历各地山川,并在之后来到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让他成为苏东坡的地方——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当时的黄州还属于荒凉偏僻之地,苏轼的生活自然也十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他在黄州城东购买了一块田地,从此变成了历史上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东坡居士。
东坡肉(突然放毒)
东坡肘子
在这里,他自给自足,也就有了东坡肉、东坡羹的诞生。然而,闲暇时间,苏轼仍为了自己无法实现抱负而郁郁寡欢。但黄州身处长江边,又有着名胜古赤壁。因此苏轼闲暇之余游长江、观赤壁,时不时还叫上三五好友一起游玩,在游玩期间,开启了他诗词的新阶段——豪放派词作。高中经典必备曲目《赤壁赋》就是其中之一。赤壁作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赤红色的岩壁矗立于滚滚长江之前,加之苏轼极强的带货能力,自宋朝以来就成为不少文人墨客的打卡地,可以说是当时的“网红景点”了。
赤壁风光
此后,苏轼在九江游览了重峦叠嶂的庐山、在登州观海市蜃楼、去颍州看了颍州西湖,在烟花三月中去过扬州、定州,在辗转期间又多次去苏州游玩,同时为苏州虎丘留下免费宣传语“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邱,乃二欠事”。
苏轼特别喜欢去的虎丘塔
惠 州
在各地为官后,苏轼又再次被贬。这次,他来到了他前半生从未到过的地方-惠州,地处中国的南部,比他之前待过的地方都要温热潮湿。
酸甜的卢橘
惠州这地方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又远离朝廷,在当时可以算是十分偏僻的地方了,很多人都觉得这里瘴气丛生,是荒芜之地。没想到苏轼刚到这里却觉得桂花飘香,树木葱郁,这种环境成就了鲜甜的水果和乐观豁达的苏轼,也就有了馋哭无数人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只是没想到,在惠州还没有过足吃荔枝的瘾,就有朝廷官员觉得苏轼过的太过舒适,将他贬谪去了儋州(今海南儋州)。
罗浮山落霞
鲜甜的荔枝
儋 州
当时的海南岛并不像现在是一个旅游胜地,而是一个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送苏轼去那里无异于流放。但是拥有一颗大心脏的苏轼并不觉得难过,甚至写下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一句。当然,苏轼在这里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许许多多中原文化带到了海南岛,又留下了东坡井、东坡帽等造福当地百姓的物品。在海南岛的三年时间内,苏轼非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经历,在挥泪告别儋州时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现在的海南岛风光
洒脱的苏东坡
其实,纵观苏轼一生,他不仅游览了名山大川,也喜爱着小江小河。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虽然疫情当前,小编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旅游过,但有时候抬头看看窗外俱是风景,去爬爬家附近的小野山,也很是心满意足了。
(文中风景图及东坡画像源自图虫创意)
编辑:万鹏 美编:陈添鑫
校对:周星星 刘淇郡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