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左宗棠简介一生经历(晚清重臣左宗棠,从师爷到封疆大吏)

16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3 22:42:15    

导读

左宗棠能够在晚清横空出世,还真的要感谢洪秀全的太平天国。

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是湖南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左宗棠在书香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小时候读书非常厉害。16岁那年,在长沙府试中,考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不过由于其母去世,所以左宗棠没能直接参加院试。一直到了20岁那年,左宗棠终于考上了举人。不过从此以后,左宗棠连续6年参加3次科举考试,都没能考上进士。因此左宗棠一气之下,放弃了通过科举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

01

左宗棠为了生活,做了上门女婿

左宗棠的父亲虽然是教书先生,家里也有几亩地,可这点家当,真不够左宗棠家几个兄弟过活的。因此在父亲去世以后,左宗棠和二哥左宗植商量了一下,决定将家里那点地都给大嫂和大嫂的孩子们,他们哥俩选择出去找饭吃。

左宗棠

这在古代是很有骨气的一种行为,因为古代打工机会少,没了土地就很难保证能活下去。失去生活来源的左宗棠,最终还是选择了向生活低头。

为了生活,左宗棠选择入赘周家,迎娶了周诒端为妻,同时就住在了周家很长一段时间。在岳父家居住的这段时间,左宗棠虽然没有生活负担,但是心理负担是真不小,堂堂七尺男儿,饱读诗书,怎么能让媳妇儿养着呢?

为此左宗棠继续发奋读书,又连续参加了3次科举考试,不过很可惜,全都以落榜而告终。这期间,左宗棠只能依靠岳父家的资助才能过活。

后来他也想通了,既然不能在仕途上功成名就,那就做个闲散的隐士好了。从此左宗棠开始教书育人,和他老爹一样,当起了教书先生。

左宗棠好歹也是个举人,举人不是可以做官的吗?那时候是晚清了,坐冷板凳等缺口的进士还有一大把呢,更别提你这么一个小小的举人了。有资格做官,并不代表有官做,谁让一个萝卜一个坑呢!

很快,左宗棠教书教出了名堂,赚了不少钱,因此他也买了不少地,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地主。这个时候他已经40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真心是不用考虑前程的事情了。

02

太平天国起义,给了左宗棠崛起的机会

公元1850年,这一年左宗棠39岁,一个37岁的中年人,名叫洪秀全,在广西拉起了一支队伍,开始反对清朝的统治。

2年以后,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军打到了长沙城下。这下左宗棠也要紧张起来了,因为他家有不少地,太平军来了,这些地还能不能归他,这可是一个大问题。

可历史绝对不会只让左宗棠去考虑这些小问题,长沙危急的时候,左宗棠在一帮好友的劝说下,答应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师爷,帮助他抵挡太平军。这一年,左宗棠41岁,他终于出山了。

左宗棠

张亮基把所有军事上的事情,都交给了左宗棠。左宗棠虽然没实践过这些事情,可干起活来还真像那么回事,调兵遣将、运粮守城,全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左宗棠的努力之下,太平军围攻长沙3个月时间,都没能拿下这里,最终只能撤离了长沙。从此左宗棠名震天下,因为大家都知道,湖南有个左宗棠,可以制得住太平军。

1853年,张亮基署理湖广总督后,左宗棠也就跟着他,进入了湖广总督幕府,这一年左宗棠已经42岁了,依旧还是个师爷。

张亮基被调走以后,新来的湖南巡抚骆秉章,也对左宗棠很有礼貌,将其纳入自己的麾下,继续干着师爷的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时间,一直到1860年,左宗棠才跑去协助曾国藩一起办理军务。

从49岁这一年开始,左宗棠的人生就开挂了。1860年,左宗棠先帮着曾国藩一起办理军务,后自己从湖南招募了5000人马,称为楚军,在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交战。

1861年,左宗棠因为军功,被曾国藩推荐成为了浙江巡抚,这可是跨越阶层的一大步啊!过去是个师爷,一眨眼功夫就成了封疆大吏。

1862年左宗棠带领大军攻克了金华、绍兴等地,第二年顺利升任闽浙总督。

1864年,左宗棠又拿下了杭州,加太子少保,赐黄马褂,正儿八经地成为了清朝的柱石大臣。这一年,左宗棠53岁。

所以说,从49岁到53岁,短短4年时间里,左宗棠就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师爷,变成了清朝的柱石大臣,和曾国藩平起平坐,这需要何等的能力和机遇?

由此可见,左宗棠的崛起,离不开太平天国的帮助。如果太平军没有起来闹事,或许左宗棠这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了!

03

左宗棠频繁遇贵人,为他的名气打下了基础

从左宗棠的经历可看出清朝一些大官没有官架子。他们在左宗棠这种很有才华的读书人跟前,非常平易近人。

左宗棠在丁忧期间,曾经跑去拜访了巡抚级别的高官贺长龄,两人相谈甚欢,贺长龄虽然官至巡抚,可对左宗棠这个19岁的少年,却关怀备至,甚至把他当成了国士。

第二年,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恰好又是左宗棠的老师。这下好了,贺熙龄又对左宗棠十分照顾。

此后左宗棠又进入到了湖南巡抚吴荣光所设立的湘水校经堂读书,在这里他曾经7次名列第一,因此名声大噪。

所以说,即使后来左宗棠3次都没能考上进士,可湖南当地的社会名流们,提到左宗棠,一个个都竖着大拇指,认为这是个人才。

左宗棠收复新疆

公元1838年,27岁的左宗棠第三次落榜,他在回去的路上,曾经去南京拜见了两江总督陶澍。

陶澍和左宗棠聊了一阵子,发现左宗棠是个天下奇才。这下好了,陶澍说啥也要和左宗棠绑定在一起了,居然主动要求让自己的儿子陶桄和左宗棠的长女订婚。由此可见,陶澍对左宗棠的推崇,也是显而易见的。

1850年,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回到长沙,在这里,左宗棠又跑来拜见林则徐,两人在船上又谈了一宿。左宗棠一个布衣,为啥总能得到达官显贵们的眷顾呢?这次攀谈中,林则徐称赞左宗棠是绝世奇才,认为他将来必成大业。

由此可见,左宗棠的人生履历上,绑定了太多名人。所以他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快就能得到张亮基、骆秉章、曾国藩等人的认可。

来源:新周报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