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元稹简介资料(「古人有瘾」“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

14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5 21:32:13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8日电 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到底是不是“渣男”?

作者 上官云

最真挚的爱情什么样?可以是两厢厮守的美好,也可以是历久弥新的思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很多年前,大诗人元稹为亡妻韦丛写下的诗句,一片深情,令人潸然泪下。他们之间的爱情,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不过,综合各种资料来看,元稹对韦丛的感情,可能并非世人想象的那般完美。

元稹是唐代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还和好友白居易一起组了个“大唐文艺圈第一CP”。但他人生之路的起点,实在是有些低。

制图 魏雷超

比如开局就拿了一手烂牌:原生家庭门第不高,八岁时父亲又去世了,家里条件困难,母亲只得自己教他读书写字。

好在他聪明、争气,15岁时参加考试,以明两经擢第。但问题是,唐朝的科举名目很多,相对于进士科而言,明经科没那么受重视,尽管一战告捷,他还是暂时没得到啥好的官职。

元稹也只得耐着性子继续苦读。幸运的是,后来他得到了新任京兆尹韦夏卿的赏识,还有意把小女儿韦丛许配给他。

转机来了。大约贞元十九年(803年),因为才华出众,元稹被选中任秘书省校书郎,终身大事也提上日程,迎娶韦丛为妻。如分水岭一般,他的仕途,即将迎来高光时刻。

在元稹的一生中,韦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也一直是他心头的白月光。

这桩婚事原本不那么单纯,对韦夏卿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次投资;对元稹来说,这是一个借机进入更高级社交圈的机会,双方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制图 魏雷超

但元稹的运气实在太好,韦丛非常善良,能诗善赋,出身富贵却不慕虚荣。初嫁元稹,日子过得很清贫,但她从未抱怨过半句,包办所有家务,尽己所能去照顾好丈夫的生活。

为了给元稹添衣买酒,她可以卖掉头上的金钗;实在没办法时,她也曾靠落叶添薪生火;生活困顿,却总能苦中作乐。这对元稹来说,是莫大的支持。

也许是劳累过度,也许是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七年后,韦丛去世了。元稹真正体验了一次什么叫锥心之痛:此时仕途慢慢顺畅,但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却永远离开了。

他没办法不去回忆两人共同生活的美好时光,写出了字字泣血的《离思五首》,最有名的一首,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时间流逝,也未能让元稹释怀。在《遣悲怀三首》中,他说“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并郑重许诺“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自从遇见你,就注定其他人都是过客;逝者已逝,每一个难眠的长夜,我都会永远地想念你。

凭借那些情真意切的诗句,元稹成功塑造了“痴情才子”的形象。许多人说起他对元配妻子的感情,都唏嘘不已。

不过,就元稹的种种感情经历来说,痴情或许有,专一却未必。

制图 魏雷超

曾有人考证,在遇到韦丛之前,元稹爱上过其他女子,只不过后来考虑对方在仕途上对自己没太大帮助,才狠下心来转而娶了韦丛。

他写过一部《莺莺传》,据说女主角崔莺莺的原型便是这位恋人。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后来,《莺莺传》被王实甫改编为《西厢记》,名满天下。

即便与韦丛成婚后,元稹也没改风流才子的本色。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东蜀”,后来遇到了才女薛涛,两人据说就此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元稹有个特别的爱好,经常为喜欢的女子写诗,于是有了那首《寄赠薛涛》,原文有些长,概括起来大概就是“我很想你,当初爱过。”

另外,他的红颜知己还有才女刘采春,歌唱得好,擅长“参军戏”,但两人也没什么结果。此外,他还曾娶安仙嫔为侧室。安仙嫔病逝后,他又续娶大家闺秀裴淑为妻。

不能否认,元稹从政确有奉职勤恳的一面。他曾写过《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大胆弹劾不法官吏,关心民间疾苦,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数次因为刚直敢言吃亏。

他有才华,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可元稹的口碑却比不上后者,一个原因就是有人质疑其后来依附宦官,以求高位;另一个原因就是认为他“以巧婚而致通显”,太过于薄情。

制图 魏雷超

不过,也有人说,全面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总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或许在他生活的年代,续弦、纳妾并不是稀罕事。

但如今在人们看来,知道了他与薛涛、刘采春、乃至安仙嫔等女子之间的瓜葛,再对照那句深情款款的“取次花丛懒回顾”,难免会如鲠在喉。

往事终究已成云烟。在韦丛去世二十余年后,大和五年(831年)七月的一天,元稹暴病而亡,时年53岁。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如果信陵君穿越到现代,还能“窃符救赵”成功吗?

公元前 258 年,秦国围攻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魏王害怕秦国攻魏,不敢出兵救赵。 信陵君魏无忌偷出兵符,调兵抗击秦军,缓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的故事众所周知。《资治通鉴》记载,信陵君窃取魏军兵符,调兵八万,击退秦军。然而,如果将八万士兵比喻成现代社会的八万条数据,“窃符调兵

2025-04-21 03:56:03

武则天对唐朝做多大贡献被称为千古一帝?到底值不值得呢?

说到武则天,很多人都不陌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统治者,这一位女性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尤其是武则天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武则天的基本资料。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3年,是唐朝有名的女政治家、女军事

2025-04-21 03:28:11

是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浅论武则天在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统治了唐朝的后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她是一个优秀的领袖和统治者,也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暴君和僭越者。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是一个领袖、统治者还是暴君,以及她的

2025-04-21 02:19:59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窃符救赵,发生在

2025-04-21 01:28:13

大功告成: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帝

成语“大功告成”出自嵩山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故事。一是大禹治水成功,玉皇大帝赐大禹一件黑色的玉器(玄圭),并在嵩山万岁峰悬崖处赐无字匾,告诉世人,成功于天下(可参考“匾挂石崖”一文)。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却与中岳嵩山有着紧密的联系,她当皇帝和实际执政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八次来到

2025-04-21 01:15:1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