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岱简介代表作品(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子,掌握文化常识,风趣见骨!)

2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6 15:14:28    

作家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趣。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都不缺,可唯独有趣,是最难遇到的。

跟有趣的人相处,仿佛狭窄的房打开了窗,使得阳光晃晃悠悠洒进来,心底不断迸发出新奇的灵感、绝妙的想法。

而如果只读一个人的书,就能让你变得博识有趣,非张岱的莫属。

正如余秋雨感叹:“《夜航船》和明代小百科确实太有意思了,我自己巡睃书架时也常常会让目光在那里顿一顿。”

人民日报也说:“夜航船中的考问虽多是一些极肤浅的事,但它却包罗着 天下学问 ,都应重视的。”

本书作者张岱,就是一个顶顶有趣之人。

他出生于明末绍兴显宦之家,幼年读书三万卷,被誉为“神童”,一生著述等身,除《夜航船》,还留下了流传后世的《陶庵梦忆》《西湖寻梦》。成为晚明散文巅峰。

这个欢喜少年,爱极了花花世界,年轻时的轻佻狂放举世皆知。

他爱鲜衣,爱美食如饕餮,爱骏马,爱华灯,爱古董入迷,爱花鸟成痴,爱烟花的绽开又熄灭,爱诗书着了魔,中了邪……

明亡后,张岱拒不仕清,屏迹深山,但依然挡不住他以笔游戏人间,正好将胸中学问汇总在一起,写就了这套明代百科全书。

1689年,张岱卒,终年九十三岁。《夜航船》从此湮灭。

三百年后,尘封抄本现身于世,辗转入藏宁波天一阁。

余秋雨说:“张岱的经典作品,是许多学人查访终生而不得的书。”

张岱的作品究竟为什么能让这么多学者心之向往,查访终生只愿一读?

1

明代的百科全书

领略中国文人的文化江湖

张岱的作品可算是明代百科,全书几十大类,五六千个文化常识,是一部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都应看的文化常识。

何为夜航船?

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坐船,行驶缓慢,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乘客有文人学士、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

他在夜航船篇首讲了这样一个小段子:

从前,有位僧人与一位文士同宿于夜航船。文士高谈阔论,僧人敬畏慑服,双脚蜷缩而眠。但僧人感觉文士言语中多有破绽,就问:“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个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子说:“当然是一个人!”僧人听了笑着说:“这么说来,还是让小僧先伸伸脚吧。”

于是,张岱便编写了一本列述中国文化常识的书,取名《夜航船》,使人们不至于在类似夜航船的场合丢丑。

翻开张岱的书,便能领略中国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

2

文人趣事 诗词小品

五六千个文化常识

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从小品散文,到诗词歌赋,从《夜航船》到《陶庵梦忆》,再到《西湖梦寻》,分为几十大类,上百个小类,收录五六千多个条目,可谓包罗万象。

张岱将毕生的所学所见融合到这几本书中,自然都是精华。

从星辰大海到诗词歌赋,从山川景致到伦理政史,从衣冠日用到珍宝古玩,从三教九流到番邦异域,从鬼神怪异到符咒方术……

你想了解的,都能在张岱这几部经典作品 中找到答案。

譬如,有人跟你聊三国,说到“寿亭侯”关羽水淹七军、过关斩将的英雄事迹,你不妨告诉他,“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不是什么汉代的“寿亭侯”,或请他读读《夜航船》第二卷。

“寿亭侯”关羽水淹七军

去华山游玩,同行小伙伴不敢攀登,想起在书中看的文豪韩愈登华山时:

见山势险恶,恐惧发抖,怕下不来了,靠着山崖大哭,还写了遗书与世诀别。华阴县令搭起数层木架子,哄着韩愈喝醉,然后用毛毡裹住,用绳子把他放了下来。

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大家一起抱着华山铁索狂笑,也不惧山的险峻了。

中国文人所能接触到的全部知识结构几乎都包含在这几本书里了。

随意翻开,随意阅读,不用思考,不用理解,只需要做一件事:读下去。

3

让你感染上不但有趣,还高级文雅

张岱的书不仅有中国文人必读的文化常识,还囊括了传说、段子、神药偏方等荒诞不经的内容,它就像沃土,从中能孕育出灵魂的趣味。

会玩儿的人,才能兴味盎然地活着,读它,可以不为满腹经纶,只为变得有趣。

比如:

唐朝如何选宰相:

把几个候选人名字写了放在琉璃瓶中,焚香祷告,然后抓阄。唐玄宗亦然。

如何知道卤的盐味:

将十个石莲子扔到卤水里,若浮起五个的话也就是五成咸味,六个六成,七个七成。

何等广博而有趣!闲来无事翻看两则,生活便平添好些乐趣与谈资。

4

文白对照 简单易懂

张岱的年代,毕竟距今天已有300多年,有些文字和常识,现代人读起来不能理解他的深意。

本文采用文白对照,让你轻松理解、并体会到张岱这几部经典作品的有趣。

译文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观术斋钞本”为底本进行精心的点校,广泛吸收前辈学者的校勘成果,进行了多次的校对,保持了原书的风貌,人人都能读得通、读得懂。

5

文采卓然,鲁迅林语堂拜服

300年小品散文第一人

如果问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是想做什么?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陶庵梦忆》之“湖心亭赏雪”

短短的160字,却氤氲着天人合一,万物静寂的独我境界,这不正是中国千百年来中国人向往的文字之美和追求的美学生活典范。

中国历代文人,除了张岱,谁还能写出如此精准简约的文字。当然,这篇不朽的经典连同张岱其他篇章,一起入选了中国部编统一中学和大学语文教材。甚至,张岱的文章,现在已经成了各大中高考的常客。他的文章,也是我们反复品味的高品质范文。更值得我们反复颂咏学习。

无论是陶庵里的梦忆,还是西湖边上的梦寻,他们都是一种文化自诉,一种美学追求,一种精神排遣,更是一种长长的人生喟叹。读得这份文字闲情简约,方可悟得我们当下人生的无常悲欢,也才能识得张岱那摇曳的文字灵魂。

6

著名诗人领衔翻译 设计经典

张岱的文字精炼而富有深情 。他下笔三言两语,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谁能精准地翻译张岱的文字,我们颇费了思量,最后经过再三邀请,著名诗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先生接下了这个重担。

装帧设计雅致、简洁,内文排版舒适,是一套兼具收藏、阅读、馈赠价值的优良版本。

2020年6月,贵州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这套《张岱经典三部曲》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完美结合的典范,短小精彩,随翻随读,老少咸宜!

学习知识,阅读消遣,或者送给孩子,都是很好的选择 ,通读完这套书,博识有趣,语文想不好都难!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