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王夫之简介及作品(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十首诗词,渗透出远大志向,暗含人生哲理)

16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7 21:04:28    

明末清初有四位影响力卓著的启蒙思想家,其中王夫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明朝遗民,他对明朝忠心不改,在其诗词中体现出浓烈的爱国情怀。他又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直接体现在其诗词之中。他还是一位哲学家,人生的深刻内涵渗透于诗词之中,因而让其诗词具备深厚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明末清初文人、思想家的十首诗词,体会其文字的魅力与内涵,相信你会被触动。

王夫之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他有个别名叫王船山,因而被世人称之为“船山先生”。他的父亲王朝聘也是一位学者,曾跟随当时名气大噪的大儒学习各领域知识。幼年时期,王夫之跟随自己的哥哥王介之学习,后跟随父亲、师傅学习文学。由于生活在王朝更替时代,王夫之为人忠诚,对明朝死心塌地,极力抗击清兵入侵。明朝最终也没能起死回生,王夫之未选择投身于清政府,于林泉终老。

纵观王夫之的一生,可以用“倔强”来形容。在他最富激情和理想的年岁里,是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的时代,他悲痛明朝“行将就木”,亲身经历抵抗入侵。当张献忠攻入衡州后,他开始了逃亡生活,因而隐姓埋名,隐藏于荒野。直到南明覆灭,他不肯做清朝顺民,反清复明的那种“倔强”是其一生的信仰,即便失败了也不屈服。

在避难的生活中,王夫之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因此在他的存世诗词中,有不少关于缅怀至亲的作品,并诉说自己的孤苦伶仃,体现孤独之情,尤其对自己爱妻的怀念,真让人动容。要知道,在王夫之孤独之情的背后,体现的是王夫之的高尚情操、崇高的品德与文化底蕴,因为孤独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他站在制高点,俯瞰百姓生活,为了国民生计他出谋划策,为了救国,他舍身跳入抵抗的“漩涡”,这种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在特殊时代下,王夫之的诗词有很深的寓意,他并不是拿诗词作为战斗的手段,他是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反衬出来的。王夫之常常运用山水作为托物言志,以古喻今来借题发挥,加之其他修辞方式的运用和历史典故的衬托,让诗词更加隐晦含蓄,如果不细品,很难理解王夫之的真实用意,而且还会让人感到雾里看花的感觉。

不可否认的是,王夫之的山水是非同寻常的,文字看似纯粹的景物描写,实质上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从而在文字中折射出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他的山水诗是时代下的强音,代表着王朝更替,或者说明朝文人的不屈服的声音。另外,王夫之写过不少关于咏花、咏鸟等诗词,这类作品以托物言志为主,借诗歌抒发孤愤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王夫之喜欢用典,借用典故,以古喻今,旁敲侧击表达自己的情思。他所用的典故,并不会让人感受到累赘,珠联璧合,妙趣无穷,读完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而且侧面体现出王夫之的博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据记载,王夫之于1619年10月7日出生,今天是这位明末清初文学家、思想家403周年诞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词,体会其爱国情怀,体会其远大的志向,相信你会对他顶礼膜拜。

即事有赠

王夫之〔明代〕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

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

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清平乐 咏萤

王夫之〔明代〕

夕风乍定。冉冉穿芳径。

曲沼欲寻鸳侣并。却是伶俜孤影。

来回柳岸苔阴。不知露冷更深。

几点残星未落,一弯斜月初沈。

一剪梅 春晚

王夫之〔明代〕

妒花风雨在花前。

开也堪怜,落复何言。

愁魂斜亸泪珠悬,

弱蒂难坚,红影难圆。

何事迷香双蛱蝶。

浪向东园,魂梦相牵。

谁知不是养花天,

试听啼鹃,春在谁边。

捣练子 咏愁

王夫之〔明代〕

刚有绪,又无端。

细雨千丝月半弯。

一寸眉棱千障压,

不教人放片时閒。

摊破浣溪沙 夏景

王夫之〔明代〕

隐隐轻雷挂断虹,

平田高下与溪通。

溪外罩鱼人影,落波中。

屐齿泥融双印直,

葛衣风漾一襟松。

回看西峰峰外,半青红。

西江月 春日野兴

王夫之〔明代〕

草绿黄犉归晚,溪平白鸟飞低。

小池春藕半沈泥。渐近梅酸天气。

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

寒深茸母短芽稀。未与山厨做美。

点绛唇 月桂

王夫之〔明代〕

蟾馆飞英,随他月在秋长在。

冻云如黛。幻出香严界。

曾订青娥,有誓深如海。

春光改。清芳缥缈。还与山矾赛。

减字木兰花 春怨

王夫之〔明代〕

落花飞絮。只有閒愁吹不去。

雨雨风风。消受残春一梦中。

苍烟碧霭。一望迷离天似海。

燕燕莺莺。尽说离愁话不成。

相思子

王夫之〔明代〕

无识自有情,咫尺银河渡。

不问许多时,渠还在何处。

萍乡中秋同圣功对月

王夫之〔明代〕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

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

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

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相关文章

浅析武则天生平功与过,对唐朝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她的生平和在位期间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曌,字则天,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其家族在唐朝时期一直担任官员。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

2025-04-19 04:13:18

信陵君是怎么窃符救赵的?

导语:公元前260年,赵国45万大军,在赵括的错误战略下,悉数在长平被杀。两年之后,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兵临邯郸城下并加以重重围困。可是,经过两年的对峙,秦军不断地增添人马,却始终难以攻克邯郸。而镇守邯郸的,就是赵国名将之一的廉颇。只因为白起不忿范雎,所以坚决不出征,秦王只能用王龁替代王陵。所谓千金

2025-04-19 02:43:4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信陵君毁废而亡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

2025-04-19 02:00:42

中国首位有杰出贡献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成就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于盛唐时期改国号唐为周,开启了长达15年的武周政权,后又还权利于李唐后人。武则天住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弼,

2025-04-19 01:45:28

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到底是怎么偷得虎符?

信陵君身为皇家子弟,魏安釐王的兄弟,绝对是魏国的核心高层。但是为了打败侵略赵国的秦国人,反倒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魏安釐王妃子,取得调兵虎符,救援赵国。或许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魏国人要对赵国这么上心,事实上,早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一直注意着和邻国赵国和韩国的关系,并建立了三晋联盟,只是后来的魏国君主

2025-04-19 00:56: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