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堂吉诃德》。
我想,听说过《堂吉诃德》这本书的人一定很多,但真正读过,或者读完的可能很少了。这就像人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但真正读过马克思原作的人,恐怕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是因为,《堂吉诃德》这本书对大部分当代读者来说,实在是太长了。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读一本这么长的书呢?这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它的作者塞万提斯(1547年-1616年),曾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他是小说家、剧作家,也是诗人。另外一件值得一提的小事是,他和中国的汤显祖还有英国的莎士比亚同一年去世的。
评论家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好像必须要去读读了吧?你肯定也想知道,为什么它可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我们慢慢来说。
《堂吉诃德》讲了什么?
《堂吉诃德》全书的故事并不算太复杂,它是一个由三次历险构成的骑士故事。
如果你只是想要知道故事的大概,那知道这些也就差不多了。当然,你可能还会想了解和《堂吉诃德》和作者——塞万提斯有关的一些背景知识,理解必须在阅读原文的过程里慢慢形成和积累,只有形成你自己的理解,你才能让《堂吉诃德》真正发挥一本伟大小说的作用。
理解《堂吉诃德》,需要我们关注到故事里涉及到的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比如“骑士问题”。
在11世纪,骑士是荣誉的身份,是备受尊敬的“高尚骑士”,而到了16世纪,我们在《堂吉诃德》里看到的已经是迂腐守旧的“荒唐骑士”。那么,塞万提斯只是在讽刺骑士吗?堂吉诃德只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吗?
不是的,塞万提斯是在告诉读者,在历史的大时代背景变化时,一些社会角色会发生蜕变。这种蜕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16世纪有,20和21世纪也有。这种蜕变是由于某些角色无法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变得僵化、老旧、过时而且不合时宜,因此从受人尊敬的地位上跌落下来,成为文学和大众文化讽刺对象。这时候,作品讽刺的是这个角色,而不一定是这个角色里的个人。换句话说,塞万提斯讽刺的是骑士这个角色,但却是同情堂吉诃德的。
在文学作品里,有的人物既是个人,也是角色代表。堂吉诃德是一个,小说或电视剧《白鹿原》里的乡村私塾先生也是一个。如果你熟悉《白鹿原》,一定会记得里面有一个私塾先生徐先生,他是族长白嘉轩以非常隆重的礼仪请来的,白孝文是族长白嘉轩的长子,从小受教于私塾徐先生,饱读四书五经。白孝文温文尔雅,但是不会劳作。徐先生走了以后,他就接替徐先生的位置,在白鹿原自办的小学教书。
在徐先生最风光、最受器重的时候,作家陈忠实没有放过讽刺、挖苦徐先生的机会。徐先生吃油泼面的一幕就是讽刺私塾先生假斯文的,书里说“徐先生吃了一碗又一碗,老太太气得往油泼面里猛加辣子。”
这个时候的“先生”,已经从备受尊敬的“孔夫子传人”的角色转变为落魄文人了。当然,这还不是他们所能跌到的最低点。在很多文学作品里,私塾先生都是道德僵化、思想守旧、死要面子,糊涂迂腐、酸不溜秋的冬烘先生。冬烘先生是什么意思呢?在唐代,礼部侍郎郑薰主持考试,误以为颜标是鲁公颜真卿的后代,把他取为状元。当时有人作诗嘲笑他,说:“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今天人们就用冬烘先生这个说法来指那些抱残守缺、糊涂浅陋的读书人。
陈忠实和其他作家在文学中创造出来的私塾先生,就像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创造出来的骑士,是过时的、过气、迂腐的。
文学创作,需要有塞万提斯一般的批判意识。我们今天认为,塞万提斯对骑士的讽刺之所以流传至今,被我们看作是,能够代表一个时代声音的作品。但这其实是我们事后诸葛亮的评价,未必就是它在当时16世纪读者眼里的全部意义。
不过没关系,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从《堂吉诃德》里理解到的社会角色蜕变,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还是职业的,都是实实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有价值的思考。比如,以前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护士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都是非常受尊敬的角色,在大众文化或文学中也都曾经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可是,现如今怎么样了呢?不是都成了讽刺、挖苦的对象了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要是今天有像塞万提斯那样见识敏锐、富有批判意识,又肯说真话的作家,教授、医生、干部又会在他的作品里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呢?批判型作家会去写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救死扶伤”“白衣天使”或是“人民公仆”吗?如果作家对社会角色蜕化有敏锐的察觉,且富有创作才能,那么,他在处理“社会角色”这个题材时,又会做出怎样的艺术选择呢?
今天,有教授性侵甚至强奸女学生的事情不断被揭露出来,有少数医务人员为了拿回扣、红包可以不顾病人安危,干部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损公自肥,人品低下的事情屡见不鲜。文学作品不讽刺这样的人物,那应该讽刺什么呢?
遗憾的是,很多作家对眼前的角色蜕化熟视无睹、装聋作哑、甚至百般掩饰。这样一比较、一思考,也就能看出塞万提斯的了不起和《堂吉诃德》的现实批判意义了,是一部价值很高的文学作品,担得起他身上的种种荣誉和头衔。
公元前227年 燕下都燕太子丹在议事厅焦急地走来走去,打发传召荆轲的人还没回来,不会这次又被放鸽子了吧。太子丹很早之前就跟荆轲商量过刺杀嬴政的事,荆轲满口答应,但答应完就没动静了,也不见荆轲做什么准备,太子丹也不知道荆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秦将王翦刚刚把赵国给灭国了,并且看起来没打算就此打住,只要
2025-01-15 13:30:49《战国策.燕策三》中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荆轲刺秦王,讲述的是战国末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国,俘虏了赵王,收了赵国的地盘,然后向北挺进,打到了燕国南边的边境。燕国太子丹非常恐慌,便请荆轲去秦国刺杀秦王。荆轲想了想,如何能让秦王信任他,想出的主意是:投其所好。当时秦王正向全天下以千金悬赏樊於期的首级,
2025-01-15 13:15:51战国,是一个被战争所填充的时代。诸侯并起,各自为政,相互攻伐,也是对其最为准确的描述,到了战国末期,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已具横扫山东六国之势。等待六国的命运,在此时已经注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在强秦的不断蚕食下,山东六国各自转动脑筋,有的派间谍,想要疲秦,如韩国;有的坚守偏居一隅,以求自保,如齐国
2025-01-15 13:00:43然而,也有一些原本被誉为杰出的皇帝,后来却被骂了千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中国封建王朝存在了2000多年。这其中,虽有494位皇帝在位,但大多籍籍无名,仅有极少数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千古一帝,又有哪些呢?他们又做了哪些让人骂之千年的错误决定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传奇皇帝
2025-01-15 12:45:42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堪称一部历史大剧。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史学著述还是文艺作品,都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过记述和演绎。作为这部大剧不可或缺的人物,樊於期不仅赢得了后世的赞颂和敬仰,也引发了人们对他身世的好奇与猜想。事实上,正史对樊於期这个人记载寥寥。从惜字如金的史书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两件事:第一,樊於期
2025-01-15 12:30:3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