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林子祥个人资料简介及新闻(“港乐就是我”!林子祥的“骄傲”,让多少“谦虚”的歌手脸红?)

23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9 09:38:36    

四月中旬,由湖南卫视和TVB联手打造的音综《声生不息》官宣定档的时候,何炅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港乐?”

杨千嬅说:“港乐就是直接能够代表香港的音乐,这个不只是音符或者旋律而已,而是它能够在不同的年代记录香港的文化。”

刘卓辉说:“港乐就是香港的流行音乐!”

郭伟亮:“港乐就是香港音乐人创作的歌或词或唱的音乐!”

郑国江:“港乐就是在香港制作的乐曲,是香港音乐人表达他们心声的媒介和渠道。”

就在一群音乐人正在为这个问题各抒己见的时候,74岁的林子祥语出惊人:“港乐就是我,我就是港乐!”

很多年轻的观众一听此言,顿时“炸毛”了——香港乐坛人才辈出,天王巨星恒河沙数,林子祥凭什么能代表港乐呢?

那么,林子祥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呢?

个人觉得,林子祥说的是大实话——他就是港乐,港乐就是他!

今天,扒姐就就来和大家聊聊港乐和Lam——林子祥。

相信看完此文后,你会对港乐和林子祥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看法。

嘻哈和串烧的“鼻祖”,港乐的“粘合剂”

很多人聊港乐,总喜欢从八九十年代聊,以为港乐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

实际上,1843年“牧歌协会”在香港成立之后,真正意义的港乐就已经出现了。

它分为三类:流行音乐、传统音乐和艺术音乐。

这三类又分出很多小类,其中,流行音乐又分为:欧美流行曲、国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和影视主题曲;传统音乐又分为:粤曲和粤剧;艺术音乐又分为:管弦乐、民乐和声乐。

如今我们聊港乐,其实聊的都是香港的流行音乐。

在林子祥出生之前,香港的流行音乐主流是来自上海的“海派时代曲”,代表歌手有龚秋霞、周璇、姚莉、李香兰、白光等等;而在林子祥出道伊始,来自台湾的“东方歌艺”又雄霸香港乐坛,代表歌手有姚苏蓉、杨燕、汤兰花、刘家昌、甄妮、尤雅、邓丽君、凤飞飞等等。

本来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港乐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但是香港乐坛却出现了三个殿堂级人物:罗文、许冠杰和林子祥,他们一起联手缔造了港乐的辉煌。

罗文将港乐与影视结合起来,发扬光大;许冠杰让粤语歌登堂入室,传遍大街小巷;而林子祥则是取两位所长,衔接起了两个时代!

用林子祥自己的话说,“我是从起点开始唱,将它们衔接起来的!”

林子祥此言非虚!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他,身边人或是听海派的“靡靡之音”,或是听欧美的”迷惘与漂泊”,比如披头士、猫王、滚石等等。

他中学时就读于贵族学校,大学后又在美国待了六年,林子祥回香港之时,正值小渔村跻身“亚洲四小龙”之际。这时的罗文和许冠杰等歌手,已经开始为港乐发力了。林子祥撞上了港乐最好的时代,并亲生参与和改变了历史。

1975年,林子祥签约百代唱片、加入“玉石乐队”,次年发行首张英文专辑《George Lam Series 1: Lam》,开始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1978年,林子祥推出个人第一张粤语专辑《各师各法》,迅速走红;1980年,林子祥凭借《在水中央》《分分钟需要你》两首歌曲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奖”,封王成功。同时,他的这首《分分钟需要你》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堪比罗文的《狮子山下》。

1985年,林子祥将20首粤语金曲串联成《十分十二寸》,华语乐坛第一首串烧歌曲正式诞生了,它比古巨基的《情歌王》早了整整23年!

1986年,林子祥在《阿Lam日记》中唱起了rap,尝试粤语歌与欧美音乐融合;紧接着,林子祥又将经典名曲《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翻唱成《敢爱敢做》,且全部升Key,技惊四座。

除此之外,林子祥还尝试过小调、蓝调、阿卡贝拉、摇滚、民谣、通俗等多种曲风,玩遍了所有的技术。

这样的歌手不能代表港乐,什么样的歌手可以?

1994年,林子祥获得香港乐坛最高奖项“金针奖”的时候,也不过才47岁。

在他之前,得奖的是徐小凤、罗文、黄霑与郑国江;在他之后,则是邓丽君、谭咏麟、梅艳芳和张国荣。这个香港乐坛的“终身成就奖”一项以严苛著称,前三届竟然没有一人能获得,近年来更是经常空缺,理由是——宁愿空着,也不愿让没实力的歌手拿!

在当年的“金针奖”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徐小凤让林子祥讲两句,林子祥骄傲地说:“这个也模仿我,那个也模仿我,连小凤姐也模仿我!”

台下的歌手们,脸红不已。

港乐不只是音乐,还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港乐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入了瓶颈期。很多歌手要么是模仿欧美、日韩,要么是陷入商业化、影视化的“深坑”中无法自拔。而林子祥,则是做了很大的权衡和取舍。

他也改编、翻唱过很多歌,但几乎全部都会升Key;他也曾为了迎合市场和乐迷唱很多乏善可陈的作品,但他永远坚守着一个歌者的原则和底线,肩负着一个歌手的责任和义务——根在香港,背靠祖国,面对世界!

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确定香港将于1997年回归祖国。徐克拟拍《黄飞鸿》告诉港人的根在哪里,黄霑托人在台湾找到古曲《将军令》的总谱,最终历时两个多月将500多拍的戏曲压缩成《男儿当自强》,徐克和黄霑点名让林子祥演唱,他们认为别人根本就唱不出那种情感和气势。

马未都听完之后,不无感慨地说:“后来我听了无数个人唱的版本,没有一个能够,不要说超越他,能够靠近他都难!”

拳拳爱国之心,天地可鉴。如此充沛的情感,令人振奋!

华东水灾、“非典”、“汶川地震”,林子祥和香港众星一起四处义演募捐;从春晚的舞台到人民大会堂,再到大湾区中秋晚会,林子祥一遍又一遍地唱着《男儿当自强》。

他的须发都白了,但是他的骨头依旧很硬、身板依旧很正,嗓音依旧有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

香港的歌手开演唱会,不管是天王巨星,还是年轻歌手,只要邀请他当嘉宾,他都来者不拒。他是要把港乐的这个坚韧不拔、自立自强、团结友爱的精神,弘扬下去、传承下去。

1985年,香港“十大金曲”颁奖典礼,林子祥为了提振士气,和张国荣、谭咏麟、苏芮现场飙歌,将歌手们的经典曲目串成《十分十二寸》,坐在台下的罗文、许冠杰、梅艳芳和成龙,将手都拍红了;初出茅庐的张学友和吕方等人,则是一脸崇拜。

2005年,同样在香港“十大金曲”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林子祥为了鞭策歌手,邀请他们合唱《敢爱敢恨》。陈奕迅唱破音,古巨基的声音被盖住;容祖儿拿着话筒不唱,很多歌手甚至不敢接话筒。

这个“骄傲”的乐坛老头,再次让“谦虚”的歌手们脸红!

港乐没有死,只是近黄昏

2001年,陈奕迅邀请林子祥做自己演唱会的嘉宾,粉丝们觉得陈奕迅太“残忍”——请一个老人登台,还能唱得动吗?

结果压轴登场的林子祥升Key演唱《十二分十二寸》,合唱的陈奕迅面红耳赤、汗如雨下,E粉不禁感慨:“你大爷依旧还是你大爷啊!”

无独有偶,张学友开演唱会时邀请林子祥做嘉宾。粉丝们也认为林子祥唱不动了,结果张学友非常严肃地告诉观众:“只要林子祥还在,请不要叫我歌神!”

在B站,林子祥和其他歌手同台的场面几乎都成了“名场面”,滚滚的弹幕告诉你——凭谁问,天王老矣,尚能唱否?

近年来,林子祥和叶倩文将歌唱事业的重心,放在了内地。

两位花甲老人,一次又一次用音乐征服了观众。

这一次夫妻二人双双参加音综《声生不息》,是因为缺钱吗?恐怕未必!

林子祥说,“只要港乐需要我,我就还能唱!”

既然港乐需要74岁的林子祥,那么说明如今的港乐确实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

好几年了,“金针奖”一再停办,因为实在选不出像样的歌手。

而林子祥获得“金针奖”的那一年,“四大天王”悉数入选“十大中文金曲”。

本以为那是港乐辉煌的序幕,哪知竟然成了港乐最后的荣光了呢?

但是港乐还没有死!只要林子祥,以及林子祥们还会唱、还能唱,港乐就不会死;只要“骄傲”的歌手依旧挺起脊梁、“谦虚”的歌手知道脸红,港乐就不会死!

可想想,林子祥也是74岁的老人了呀!

相关文章

霍光辅政:为何霍光死后,霍氏就迅速败亡了?你看他们干了什么!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

庄子:读懂十句话,做个明白人

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

秦赵争霸之长平之战

前言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而赵国则是山东六国之一(燕、赵、韩、楚、齐、魏)。公元前325年,赵灵王开始称“赵王”。但是此时的赵国实力弱小,常被其他列国欺辱。赵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废其号,并终生不再称王。之后的赵灵王便开始奋发图强,带领国人,衣着胡服,练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2025-08-11 02:07:55

苏秦:不愧是战国卧底,结局逆天,值得后世铭记!

战国时期,骗子横行,恶棍当道,而苏秦完全是个另类。他身兼6国宰相,凭借合纵术,游走诸侯国之间。他曾递给秦国一份盟约,吓得秦惠文王15年不敢出函谷关。当时的燕国君王姬哙,年事已高,学习尧舜禅让,将王位传给德才兼备的国相,子之。图源网络 侵删这一惊世骇俗的决定,在兵荒马乱的战国年代必将产生皇室动乱。果然

2025-08-10 01:18:2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