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戚薇哪里人 80后成都女孩戚薇

1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08 18:02:23    

戚薇每次离开成都去北京,都要在行李箱里塞辣的东西,她说,没有这个味道她就撑不下去。对于一个出身在武侯区的成都姑娘来说,这或许太正常不过了。

戚薇出生于1984年的成都,这一年的成都还是茶馆林立,满大街的凤凰、永久川流不息,小巷的空气中还有一丝蜂窝煤的气味。戚薇在成都生活一直到去浙江上大学,她那一口流利的四川话,还曾在《北京女子图鉴》中惊鸿一瞥。

只身一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戚薇的成长轨迹跟她在《北京女子图鉴》里饰演的陈可何其相似。妈妈说你明明可以在这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你倒好,要去别地白手起家。

在大四那年,戚薇想着要干些和以后枯燥的专业工作不一样的事,同时还有心中的音乐梦,于是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参加了《我型我秀》。没想到,在比赛中她进了十强,这让她半边身子跨进了娱乐圈,也不得不前往北京,开始了计划之外的生活。

戚薇当年和袁成杰唱的那首《外滩18号》,可谓是年度热门歌曲,曾经在彩铃榜上居高不下。虽然歌词“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还是那个地点那条街”真的飘荡在大街小巷,但出道之初的戚薇还是很拮据,戚薇妈妈怕她过得太苦亏待自己还会定期给她寄些钱。

直到09年,戚薇出演《美人心计》,这时候,更多的人熟知了这个一挑眉、一弯嘴角都气势十足的演员戚薇。

走上演艺道路之初的戚薇,给了自己非常大的压力。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为了出演这个角色,戚薇去翻了不少史书,了解剧中的“父皇”是什么样的人,自己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的性格,面对妈妈是什么样子,面对阴谋论者是怎样的姿态。她也去请教朋友,朋友答她,“古装戏怎么演都是对的,因为现在没有人真的见过古人”。

到了2010年,戚薇演完《夏家三千金》里爱而不得的富家千金夏友善,说自己有天走在路上,被一个陌生人骂,“夏友善你真是个坏女人”。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折服于戚薇的演技了。

戚薇说,“我觉得四川女孩身上有一股拼劲,她们很敢,很敢拼,然后也很努力。”她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有拼劲会努力不是这个成都姑娘唯一的标签,懂得享受生活,可是一个成都人基本素养。

如何享受生活?戚薇说,其实是要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并保留下来,这是很重要的。

几个月前,戚薇上综艺《女人30+》的时候其实还没有满35岁,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落落大方,“我是戚薇,今年35岁”。

这就是戚薇,相比起同在综艺里的另几位80后女嘉宾,她有一种轻盈感,云淡风轻的样子让人备受治愈。她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美满家庭,但她没有把生活的所有重心都放在家庭;她曾经北漂,但没有极端的选择牺牲爱情奉献事业。

戚薇的目光没有老是沉湎于年轻时奋斗的辛酸,也不会迷茫于未来托腮悲天悯人。戚薇说,面对时间的追赶,其实就是要把你的当下过好。

在戚薇身上,你看不到太多的撕扯、对抗或者是不甘心。

这个出生在成都武侯区,常年拼搏奋斗在北上的姑娘,从骨子里,还是带着一套成都人生活的优雅哲学。快慢正好的生活节奏,这才是品质生活最基本的保证。

节目中戚薇正在拍一部新戏,她坐在监视器前跟导演讨论自己的表演细节,她挠挠头发大声评价自己刚刚的表演。

《北京女子图鉴》里戚薇饰演的陈可,从初入北京的北漂,到打下事业的基础,在北京站稳脚跟,轨迹跟戚薇本人有些相似。转眼,不管是陈可还是戚薇,都可以用事业有成来形容了,浑身散发出精英自信的气场,收获着奋斗之后的成熟果实。

不相似的地方是婚姻。戚薇的婚姻比剧中人要甜蜜得多,她和李承铉结婚5年有余,孩子都已经4岁,但夫妻两人的状态甜蜜得像新婚。

戚薇新戏杀青回到北京,李承铉偷偷来迎接,见到戚薇后便悄悄的跟在旁边,戚薇一回头,惊喜大过惊讶,开怀大笑后拿手捏住了李承铉的脸。

在家中,戚薇是一个主外的角色,老公和妈妈是她坚实的后盾。戚薇承认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她从不觉得在家操持是一件轻松的事,她说,就算是顶梁柱,没有了家里的支撑,那也是顶不住的。顶梁柱又不是空中楼阁。

穿梭在剧场、机场,任凭各种型号的相机在跟前闪光灯不断,演员戚薇从容不迫地享受着自己的30+生活。

在戚薇的家中,放了两个冰箱,一个大冰箱是日常储存食物用,还有一个迷你冰箱,整齐摆放着各色香水,宛若商场里的香水柜台。综艺《拜托了,冰箱》中,其他嘉宾看了都十分惊讶,觉得会不会夸张了。戚薇解释说,香水最怕的是阳光,和接触空气,这会让香水快速挥发,把香水放在冰箱里,是为了更好地保存。

戚薇爱美,她说自己在剧组就像个美妆博主,她的各类化妆品琳琅满目。当她把化妆品全部摆开时,总能引来剧组里小女生的侧目,纷纷来向她请教一系列的美妆问题。

从某个角度来看,戚薇是一类典型的成都姑娘,他们在时光的流逝中一路试错,才打拼出了现在幸福的生活。他们敢于直面压力,并负起属于自己责任,为自己和家庭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条件。

虽然如今说到四川,说到成都,大家想到的是天府之国,是“安逸”。但留在川人骨子里的坚韧和勇敢却从来都没有被磨灭。他们爱事业,同时更爱生活。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