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开开落落,一念之间对对错错。很多时候生与死都是一瞬间,一秒钟会有一百万种可能。
每秒钟都有出生的人也有去世的人,去世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的人走着走着心脏病突发,有的人被飞来横祸撞倒,有的人被歹徒或者强盗残忍杀害,有些人自我了结生命,当然以上这些都是非正常死亡,更多的人是自然死亡。
我们常说”寿终正寝”,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睡一觉再也没起来,在睡眠中去到另一个世界”,这种善始善终的方式是很多人所期冀的。
然而有些人本可以善终,但是他们主动选择提前结束生命,或是一起结束别人和自己的生命,或是单独结束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后者——关于梵高的故事。
梵高1853年出生在荷兰一个牧师家庭,他的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他做过很多工作,但是以画家闻名世界,被称为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梵高的大名,他在绘画方面不断创新,堪称19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家。
梵高一生留下了2000多幅绘画作品,这些画作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集中创作的,他的画作充满着对生活的丰富想象和对人道主义的重视,有一丝忧郁,但更多的是同情。
中小学绘画书中有梵高的画作,记忆犹新的是梵高把自己耳朵割掉之后的自画像,没有什么面目表情的梵高耳朵上绑着纱带。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画作是尽人皆知的,比如《星月夜》,蓝色的布景上有很多黄色的星辰,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比如《花瓶中15朵向日葵》,整幅画作是黄色系,每朵花都像火焰在燃烧;比如《鸢尾花》,一簇簇紫色的鸢尾中有一朵白色鸢尾,这朵大概是梵高自我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写照。
很多画作是梵高在精神治疗期间创作的,这大概是天才的气质,记得有一则外国少女的报道,她得了精神疾病,但是绘画非常出众,将自己的独特梦境全部画出来,以此来医治自己的疾病。在梵高身后,一些画作拍出了几千万美元的天价,可见他创造出的艺术巅峰。
梵高出生后,家里增添了一些人气,但父母也比较忧伤,因为他出生这天也是他夭折哥哥的忌日。从小梵高的性格就比较孤僻,叛逆的他一度退学,但是十岁就表现出很高的绘画天赋,父亲生日时他献上的是名为《谷仓与农舍》的一幅画。
后来他放弃学业呆在家里,叔叔给他找了一个学徒的工作,后来他忍不了上司对他的苛刻,去英国当教师,同时也兼任牧师,还曾当过书店管理员。
他主要是一边学习一边传教,在书店的工作中,他每天都抄写《圣经》,这一度让书店的老板十分崩溃。1879年开始绘画创作,与一些画家有亲密来往。
这段时间他在社会、医院与家庭中来回穿梭,他遇到的所有事情和所有人都成为他灵感的来源,他的创作一度达到高峰,后人总结梵高的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绘画和传教。
梵高的个性比较突出,和很多人都合不来,画家高更也离他而去,还怕他精神疾病反复发作。记得有一本描写精神病人的书《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里面有很多病人可笑而又严肃的细节,其实想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确需要一点”疯子精神”,处处随大流不会成为拔尖人才,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有一点疯劲,基因在其中起着很大部分的作用。
梵高去世的时候只有37岁,他是用一颗子弹了解自己生命的。还有人专门研究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但是大多数人倾向于他是自杀,而且这也是精神病人的惯用伎俩,梵高和高更交往的时候,梵高就因为一件事产生自责,将自己的一只耳朵割掉了。
他之所以自杀,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人对他画作的不认可、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与父母的关系,对弟弟的经济压力等等,最主要的是他的精神疾病。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常都会产生幻觉,想快快了解生命脱离苦海。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负债、失恋、生病等自杀,自杀的人倒是脱离了生活的困苦,但是把更多的痛苦留给了爱他的人。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精神疾病的部分痛苦,很多精神病患者会同时产生失眠、头晕头痛等各种疾病,因为精神无法及时调节身体的各个部件,多虑又会让人陷入死循环。
但是我们还是不期望看到自杀这样的悲剧结果,能解决的事情就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事情就留给时间吧,时间是人生最好的疗伤药。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博得父母和他人的喜欢,但同时也需要父母和他人的关爱。1885年梵高创作了《吃土豆的人》,父亲中风去世,妹妹将父亲的去世与梵高的不孝联系起来,认为是梵高气死了父亲。
梵高的母亲也有一定的责任,她从小不让梵高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导致孩子孤僻后又想让他融入社会,梵高任职后不久就辞职,说要专职创作绘画作品,一直靠弟弟接济才能吃上饭,爱情上也是又爱寡妇又爱妓女,这让母亲很是伤心。
母亲对梵高没有关爱之心,直到他疯了之后更是放弃了这个孩子,最终梵高走向了不归路,梵高母亲到最后也没有原谅他,一直认为他的绘画也没有价值可言。
惶惶不可终日,未著一词,生前只卖出去一幅画的画家梵高去世129年了,谁又知后事?梵高短暂的一生让人叹息,但是如果他不是精神病患者,他活到一百岁去世,他还会创作出那些瞬眼万年的传世画作吗?
文/林伯南
同样都是刺客聂政有多勇?一套动作下来如同行云流水,杀人于无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大概是最猛的一个刺客了吧。根据《史记•刺客列传》还有《资治通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濮阳的严仲子跟韩国的宰相侠累有仇,至于是啥仇具体没有说,但是用了“交恶”两个字,想必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不然严仲子也不会四处找人
2025-08-16 01:56:11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的名字传唱千古。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那么他的师父又是谁呢?根据现存的记载,我们得知扁鹊的老师是长桑君。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长桑子。长桑子,襄阳人,据说是智皇知生氏和辰放氏之子(《庄子》中尊知生氏为上古的三皇之一)。机遇巧合之下,跟随赤松子修行。(根据《淮南子·齐俗》记载
2025-08-16 01:02: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中国的屈原,波兰的哥白尼,法国的拉伯雷,古巴的何塞马蒂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以纪念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直到今天,屈原的很多诗句仍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
2025-08-15 00:39:22河南,瓦岗寨。一盏油灯在静静地燃烧着,照亮简陋房间里的草莽气息,裴仁基低着头在来回踱步,好像还没适应身份的转变。昨天是隋王朝的高级干部,今天变成农民军的堂口老大,身体在跳槽之后来去自如,内心却时不时地前后对比。去!把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喊来!一众部将说说笑笑走进来,他们有些本是被收编的义军,加入瓦
2025-08-15 00:01:48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