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上,来自陕北靖边的90后马美如,在西安奥体中心让语言纯朴,通俗易懂的陕北说书彻底火了一把,由马美如本人作曲、演唱的《超越》震撼全场,其穿透力极强的嗓音,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马美如本人也因此而被国人所熟识,1993年12月8日马美如出生在陕北靖边。12岁时,因为一次意外车祸,正值上学年龄的马美如只好辍学,回到家中帮母亲砍柴、放羊,干一些简单的农活,以此尽量减轻家庭的负担。也许是天赋,也许是出于对苦难命运的抗争,马美如渐渐喜欢上了民歌,尤以陕北说书最使他痴迷。每当村里来了说书艺人,他逢场必到,一边仔细听取,一边认真模仿,不经意间便有了灵感。
家人见她对说书痴迷,便让她跟着自己的亲姑姑——陕北说书艺人张小飞,随戏班走街串巷,打杂、报幕、说书,开始了自己的学艺生涯。
陕北说书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
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陕北说书的曲调激扬粗犷,优美动听,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陕北说书经典剧目有《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等。
陕北说书的“唱”是有音乐的“说”, “说”是没有音乐的“唱”。也可以说, “唱似说,说是唱”,这就是陕北说书独具的特点。
陕北说书有人物的跳出跳入,可归纳为慢平紧快,喜怒哀乐,男女老少,鸡叫狗咬”。说古书的时候也分“生旦净末丑”。它的故事性强,富有戏剧性,可归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道白是骨头,唱就是肉。唱词一般用的都是五字句、十字句,也有不受限制的,语言纯朴,通俗易懂。
由于马美如天资聪慧,加之她但嗓门震天,口才绝佳,对说书民歌样样精通,迅速在当地有了名气。
“靖边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靖边人民勤劳又善良……”一度时期,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说书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小飞与他的徒弟马美如搭伴,在陕北大地上,一个怀抱三弦、腿绑甩板;一个手拉二胡,两个人边唱边弹,将家乡的风土人情以陕北说书的艺术形式欢快道来,也让马美如赢得了陕北民间艺人小天才的美称。
2019年马美如入驻直播平台,这两年在平台上混得风生水起,大红大紫,现已拥有近800万的粉丝,不仅收获了流量,更收获了流量带来的收益,而改变了她的人生。
特别是在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上,马美如演唱的《超越》震撼全场,其穿透力极强的嗓音,更是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从而也让全国观众对陕北说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