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又火了,因为他发论文说自己证明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这个消息轰动了数学界,甚至引发全网关注。
11月7日,张益唐长达111页的新论文《离散平均估计和朗道-西格尔零点》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正式上线。
大家不用好奇,也不用去搜这篇论文,反正你和我一样,是连题目都看不懂的那群人类。
我们只需要看看他去北大讲课的海报就够了,是数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反正张益唐老师的证明如果成立,他在数学史上的贡献有多大呢?
用张益唐的同事、数论学家Stopple的话说:加上他的上一份成就(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重大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证明存在无穷多对质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其实我还是看不懂题目),其概率就像是同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两次。
人和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有人去证明黎曼空间里的零点猜想,我只能思考今天去哪里不会时空伴随。
难道我这样的人就不配看懂数学了吗?——要知道,小时候我也是有一个数学梦的人啊。
还好有一个人说,别慌,看我的书,能帮你理解数学之美。
这人就是刘润老师。
国内写商业知识的牛人,刘润老师说自己是第二,估计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他在微软任职多年,出来做管理咨询,有丰富的行业积累。
他在出租车上冒出灵感,博客时代就写出千万爆文《出租车司机教会我的MBA课》,写作是有天赋的。
他在2016年去得到写专栏,一炮而红,然后到开公号,稳定输出,把讲述商业案例背后的底层逻辑这个能力放大到极致,变成了一门手艺。
但当我第一时间看到刘润老师的新书《底层逻辑2》的时候,我还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果然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刘润老师,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底层逻辑——数学。
为什么学霸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你要理解“均值回归”,你看你不用鸡娃世界就变得更加美好;
要怕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只能多生几个——要搞“赛马机制”,你看富人生三胎的动力就出来了;
你要知道你的生意是不是赚钱,你得懂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销售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而不是
销售额=1个销售+加1个销售+再加1个销售;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卷不卷,你要会看减法——
你的市场份额=总的市场-同行1的份额-同行2的份额-同行3的份额……
你要明白怎么给团队发奖金,你得用除法——
团队的奖金要看ROI=总收入/总支出
如果ROI大于2,就得多发;
如果ROI小于1,马上裁员。
在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2》里面,一个创业者,一名老板,只需要真的弄懂加减乘除怎么算,公司赚钱不赚钱,怎样抓管理要素才能赚钱,就清清楚楚。
让你的公司经营情况如同开了透视镜一样,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反正我是看懂了,赚钱只需要加减乘除,但赚钱离不开人啊,管人太难了,特别是公司一大,人怎么管?
这个时候还真的要用中学数学了,你得引入坐标轴,学会用二维视角去思考问题。
比如团队中的小伙伴行不行,你画一个二维矩阵就清楚了。
土狗都知道应该开除,野狗都知道不好管,明星都知道要重用,难就难在一群小白兔,你奶不奶?
反正有了阿里巴巴人才分类的图,你们团队谁好谁坏,一目了然,再加上蒙牛牛根生的管人哲学,谁走谁留,马上决定。
连公司哪个产品赚钱,哪个产品亏本,以后都可以画大名鼎鼎的“波士顿”矩阵。
开公司个个都希望有明星产品,市场份额高,增长潜力大,还赚钱,但很容易发现其实是养了一堆瘦狗产品。
真要砍人,最简单的方法是连业务线一起砍,否则怎么也砍不掉,成本还越来越高。
如果你想继续升级,还有三维坐标,甚至五维思考,要不你试试打开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2》,挑战一下。
就算你把思维升级到五维,也有一个问题,增长似乎还是会停滞,这就涉及到高中数学了。
我们的增长曲线不一定是线性的,有可能是指数增长,这就是雷军说的,风口上的猪,谁都会飞。
但是你要站对赛道,如果赛道不对,那么很可能你就撞到了幂律分布的墙,你进入一个快速下滑通道。
如果你在一个行业进入上升期,你会快速发展,如果进入下滑期,你会感觉处处艰难。
大部分人是在行业快到顶点时才后知后觉进入的,所以只能换取平均回报,只有在行业起飞早期,在最佳时间点进来的这波人,才能赚到红利。
我是2013年开始进入知识付费赛道,算是在最佳进入点来到这个行业,所以我一个人,没有啥管理经验,也可以把一个小团队做大,不是我多么厉害,是时代给了我表现的机会。
现在知识付费行业进入下滑期,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这才是考验我和我的团队能力的关键。
对于创业者,进入上升期前的爬坡期可能很长很长,这是很煎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身边又是谁谁谁公司发财了,赚钱了,别受影响,
毕竟你看到的是别人收入的最高峰,不是平均值,也许人家员工拿到手的是中位数(比平均值还低)。
数学是不会骗人,但是不懂统计的人,肯定被数字骗啊。
理解了统计,就会知道真实的世界存在随机波动的概率,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努力的人有更大的概率得到好的结果。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