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感动中国!邓小岚个人资料简介

1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9 20:30:41    

3月4日晚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创办人

邓小岚入选

2022年2月4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夕

一群来自大山里的孩子

在做登台前的最后准备

他们将在全世界的关注下

合唱《奥林匹克颂》

他们能够从大山深处

走向世界瞩目的舞台

都源于一位纯真挚诚的老人

18年的坚守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

有一位北京来的邓老师

从2004年开始

在这里义务教孩子们学习音乐

这里距离北京有350多公里

在高速公路开通前

邓小岚每次要从北京

坐一个半小时火车到河北定州

换长途车三个小时到阜平县城

再换乘公共汽车

走一个小时山路到马兰村

十几年来,风雨无阻

最初来到马兰时

邓小岚发现村里的孩子

都不会唱歌

缺少童年该有的欢乐

当时

村里的很多孩子

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他们的童年生活显得尤其寂寞

邓小岚:

我就觉得这样的童年太……

不说凄凉吧

反正是太寂寞了

我想我要有时间

我一定教他们唱

邓小岚一家两代人

和马兰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缘

这里在抗战时期是

《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

就是报社的社长

在敌后一边打游击

一边办报纸

1943年

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

19位马兰乡亲为掩护

报社同志壮烈牺牲

在报社突围的过程中

邓小岚降生

此后三年

她一直被寄养在附近的老乡家

邓拓曾署名马南邨发表文章

以示自己对马兰村战斗生活的怀念

邓小岚也一直

珍藏着两枚印章

一枚是父亲的马兰村人

一枚是母亲送给她的马兰后人

邓小岚从小热爱音乐

一把小提琴一直陪伴着她

几十载人生岁月

音乐一直是她最好的旅伴

新校舍建好后

来参加音乐课的孩子

从20个增加到上百名

孩子们对音乐表现出的热情

让邓小岚有了新的想法

邓小岚开始组建马兰小乐队

她从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家里

搜罗来各种闲置的乐器

并委托退休前的单位

将乐器运到了马兰

对于这些从未见过的乐器

孩子们都表现得爱不释手

从五音不全

到能完整演奏一个乐曲

孩子们用音乐回报了

邓小岚的坚持和付出

在邓小兰不懈努力下

马兰的孩子们

终于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2008年

马兰的孩子们

第一次走出大山

来到北京演出

之后他们的足迹

延伸到湖南、浙江等地

十几年间

一批又一批孩子

从拘谨怯懦变得自信阳光

而在他们的背后

邓老师温暖的目光

始终未曾改变

邓小岚:

我说我跑到70岁

我就不跑了

结果到了70岁

我觉得我身体还挺好的

不行,我还得跑

北京冬奥会

马兰村的孩子们

站上了举世瞩目的舞台

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清澈童声

响彻夜空,惊艳了世界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

在家没待上几天

邓小岚又去了马兰

然而这一去竟成永别

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

邓小岚突发脑血栓

经医治无效离世

在马兰出生

在马兰谢幕

邓小岚用温暖、真挚的坚守

回报了这片生养过她的土地

家人决定把她安葬在马兰

安葬在

“晋察冀日报社革命烈士墓”旁

邓小岚在烈士们

牺牲的那年出生

79年后

她又安眠在先辈们身旁

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颁奖词:

2022年

还有哪些人感动着我们?

《感动中国》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

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名字

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

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

让春天常在,让真诚常存

致敬向上的力量!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