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英
华清宫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新石器、秦、汉、唐等时期的文物三千余件。1990年9月,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向世人开放,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以皇家汤池为主题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之南,属于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因景色秀美,故又名“绣岭”。游客来陕西临潼,不去兵马俑是件憾事,不到骊山亲近一下温泉更是一件憾事。从古至今,似乎骊山发生的所有故事,都源于骊山底下静流不竭的泉水。
早在六千多年前,姜寨先民就已经在骊山温泉旁聚集生活。西周末年,周幽王在骊山脚下修建骊宫,所建汤池,因上无尺栋,下无环墙,以树为篱,以竹为扉,昂首可见星辰,故名曰“星辰汤”。后秦始皇“砌石起宇”,名之“骊山汤”,汉武帝时将其扩建为离宫别苑。至盛唐,太宗李世民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并亲书《温泉铭》以记之;玄宗李隆基更是“修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定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作华清池。
作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御泉”, 华清池先后深受十七位帝王喜爱。各朝代的皇权富贵、以及百姓喜爱它的原因,除了地理环境之外,莫外乎就是它的温度:常年恒温43°。这是人类沐浴的恰好温度。原来,在地表下一千多米处形成的一个横向断裂带,里面的泉水被岩浆灼热之后,自然储存在断裂带内,而恰巧骊山脚下又形成一个纵向的断裂带,与横向断裂带正好相接,泉水就这样自然涌出。而在其涌出的过程中,又与地表下的冷水融汇自然降温,因此形成恒温泉水。
温泉中含有丰富的、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其水质属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泉水,故又称硅水、氟水和放射性氡水,不仅适于洗浴,同时对关节炎、皮肤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可谓“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说起骊山汤浴的药用价值,民间还流传一则“秦始皇温汤亵神女”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在“骊山汤”落成以后,来此游幸。他宴会百官,看姬妾倩女轻歌曼舞,听乐师吹箫弹筝之余,就去温泉入浴。此时,忽见一位装束清淡素雅的女子正徘徊在温泉旁。始皇帝被其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容貌搞得神魂颠倒,不能自持,只觉得与此绝世美人相见恨晚。冲动中,竟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箭步冲过去,对美人非礼。美人当即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狠狠地冲他啐了一口唾沫。侍卫见状,急忙上前去捉拿美人。美人毫无惧色,侍卫还未到其跟前,她便跳入温泉,化为袅袅水岚杳无踪迹。
当天晚上,始皇帝赶走所有嫔妃,静思白天之艳遇,为自己没有临幸这位绝世美人而暗自神伤。想着想着,忽觉满脸肿痛难耐,犹如万箭穿心,他越想美人,脸就越疼,越疼越想,手触摸在疼处,只觉脓水流淌,方如梦初醒,知道自己猥亵的美人一定是神女,人间哪里有那么美貌的绝代佳人呢?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他传谕准备供品,文武百官、随侍嫔妃全部到温泉旁祭拜神女。始皇帝双膝跪地,口口声声恳求神女恕罪。
这时只听见泉水汩汩响起,那位神女不知何时站在他的面前,他头也不敢抬,三拜九叩说:“昨日无礼,今特来赔礼请罪,恳请仙女宽恕,乞赐灵丹妙药,以治愈疮疾,朕定为您修建神宇,四时享祀。”神女见他态度虔诚,确有悔改之意,训诫他几句然后说:“温泉能消除百病,为何不去入浴?”言罢,飘然而去。秦始皇即以温泉冲洗沐浴,溃烂之处立即结痂,继而脱落,恢复如初。
虽然是传说,但骊山温泉的疗效一直为后人称道。李世民在其《温泉铭》中即曰:“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息于斯泉,不移时而获损。”意思是,我自即位以来操心费神,已经积劳成疾,又患风湿病多年,所以才用泡温泉的办法来治病。每次在这里沐浴后,病情就会有所缓解。他由衷赞叹:“迎调风以荡志,鉴灵泉而肃心……滔滔灵水,吐岫标神。古之不旧,今之不新。蠲疴荡瘵,疗俗医民……伟哉灵穴,凝温镜澈。人世有终,芳流无竭。”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开元盛世以降,唐玄宗李隆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赐浴杨贵妃“海棠汤”,与“莲花汤”相连,其出水口下端就是杨玉环的“海棠汤”。他们的爱情可谓惊动天下。李隆基通音律,杨贵妃能歌善舞,她和征战疲惫的皇帝向往仙境般无忧无虑的生活,憧憬更为祥和浪漫的理想国度。《霓裳羽衣曲》就是玄宗对舞者的等待,他等来了杨玉环。杨玉环对《霓裳羽衣舞》亲自编排、领舞,演出时的场景,竟如唐玄宗在梦中看到的仙女翩跹起舞一样……杨玉环就是玄宗的解语花,他们的默契与灵犀全在音乐和舞美之中,他们的音乐和着绣岭调风,应着潺潺不竭的泉水,谱写了一曲凄婉动人的“长恨歌”。
沧海桑田。随着时代的变迁,骊山温泉更加温润而富有活力,人人都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将一身疲惫浸泡在泉水里,与秀美的骊山合而为一,尽情享受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美好。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