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能令万古传——王湾
提到王湾,许多人可能都没什么印象;提到他的作品《次北固山下》,许多人可能有点印象;但若是提到“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恐怕是很少有人不知。今天,我们便要说说王湾和他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693年-751年),唐代诗人,洛阳人。玄宗时期712年-714年间进士及第,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被授予荥阳县主簿的职位。
约717年左右,吏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马怀素,奏请玄宗校正各种书籍,召集博学之士时选中了时任荥阳县主簿的王湾。王湾与刘仲丘合制集部图书,花了五年时间,编撰《群书四部录》200卷。而后,又与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的藏书,对南朝梁、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因出色完成编校工作,因功被授任洛阳尉。
王湾现存的诗并不多,仅有10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文提到的《次北固山下》。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是镇江三山名胜之一。北固山如今看来名气不是很大,但在三国后,特别是西晋、南北朝时期还是颇具名气的。因为三国时,刘备招亲的甘露寺就在北固山。寺庙规模不大,只因孙刘联姻的故事成为了游人寻访三国古迹的向往之地。到了唐朝,北固山的名气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盛名不再。未曾想,王湾的一首名诗又将这座山推向了巅峰。
那是一年冬末春初,王湾由楚入吴,沿着江水缓缓东行至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下时,被江南的青山绿水所倾倒,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次北固山下》。“次”是停泊的意思,“次北固山下”也就是在北固山下停泊之意。
正值冬尽春来,旭日东升,暖风拂面,诗人置身水路孤舟,欣赏着江南清秀的山水,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河水上涨,使得两岸更为开阔,风势正顺,船帆高高扬起。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美好。如同王湾的一生一般,一帆风顺又平淡自然。身处盛唐,二十岁出头进士及第,是多少人羡慕不来,求之不得的荣耀。才华满身,编书有功,得以荣升又是他该得的一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随着旭日缓缓升起,光明驱退黑暗,一年未尽,江南已是初春。时光总是在飞逝,匆匆而不可待,怎能不使身在客路的诗人心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诗也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认可,亲自书写展示于宰相的政事堂上,作为让文人学习的典范。高朗壮阔的审美意境亦是盛唐气象的标志。明朝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了普遍重视。唐末诗人郑谷又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身在旅途,思乡心切,家信又该如何传达呢?正逢一群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不如就让雁儿给我捎个信吧。情绪紧承上联,又遥应首联,全诗整体自然,和谐优美,不愧为万古流传的佳作!
“一句能令万古传”,王湾《次北固山下》当之无愧!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