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个人简介

2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4 10:00:18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比洪秀全小九岁,两人早年的经历基本一样。读书直到30岁,屡考不中,只好在农村当塾师糊口。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之初,经常与好友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密议,三人时常捧着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街头,由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免费派发的《劝世良言》玩命钻研。

之后,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东、广西四处传教,洪仁玕因家人劝阻未能成行,转而前往清远一带教书谋生。

1847年,因拜上帝教四处捣毁佛堂孔庙,冯云山被紫荆山团练头目王作新抓捕后投入大牢,洪秀全逃回广东,准备向两广总督耆善上书求情,救出冯云山。

在此期间,洪秀全与洪仁玕相会,见这位族弟在清远教书混得还不错,说不动他一起去广西,便没再坚持。

金田起义前夕,洪秀全派人回老家花县接家眷,洪仁玕因身在清远,没有随同族人去往广西。金田起义爆发后,洪秀全被清政府列为“逆首”,广州府差人到花县抓捕族人,洪仁玕这才感到害怕,前往广西寻找洪秀全。

1851年,洪仁玕到达广西浔州(今广西桂平市),太平军却已经打到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清军沿途设卡,严加盘查,只好折返广东,一路上东躲西藏。

1852年,洪仁玕为避祸逃到香港,在教堂给洋教士做中文教师。1853年,听闻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急忙前往上海,却因战事吃紧,道路不通,加上上海的“小刀会”兄弟不相信他是太平天国“洪天王”的弟弟,根本不予理会。

无奈之下只好在上海洋人学馆以学习天文历数为名,磨蹭了一段时间,最终又返回香港。四年之后的1859年,洪仁玕在洋教士的资助下,再次向南京进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天京。

洪秀全见之大喜,先封“干天福”,半个多月后又加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简称“干王”并总理朝政。

自石达开率部出走之后,洪秀全发誓“再不封王”,但却为洪仁玕破了例,为了平息众怒,不久后加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

洪仁玕在香港生活多年,精通英语,作风洋派,爱喝葡萄酒,用刀叉吃西餐,但对于政务一窍不通,更别提行军列阵了。为了向“天王”哥哥显示才学,也为了平息太平天国高层将领对他的不服气,自然要玩点真格的。

到天京没多久,洪仁玕就呈上《资政新篇》,当然,这其中不少内容都是他早在香港就拟好的。

《资政新篇》主要有三大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风风类,主要讲移风易俗,大力推广基督教的宗教善意。洪仁玕建议以西方“有用之物为宝”,如火船、火车、钟表、千里镜、连环枪等物。

法法类,主要讲西方政治经济制度,洪仁玕建议仿效西方各国制度,发展生产,开拓经济,开拓交通,兴办银行,鼓励发明,设立严谨的基层乡官制度,增设监察机构,对洋人通商来往坚持“信义”二字。

刑刑类,主要是指西方司法制度,建议实行西方法制,矫正从前“有法无依”的弊政,提出“禁朋党之弊”《资政新篇》很快经洪秀全诏准颁行全国。

洪仁玕提出的这些制度无疑是进步的,如果能得到有效实施的话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洪仁玕实际执政时期内(1859-1862年)这些根本就是一纸空文。

因为,军务和战争是当时太平天国最迫在眉睫之事,在外大将如陈玉成、李秀成又从心理上瞧不起他这个“书呆子”,所以他的建议没有一条落实到实处。

1862年9月,由于援助安庆失利以致被湘军攻陷,洪秀全将洪仁玕、陈玉成革职,基本不再信任他。直到1864年洪秀全临死前,因托付无人,才想起这位族弟,临终托孤,让他力扶幼主。

天京陷落前夕,洪仁玕前往丹阳、常州、湖州等地催兵解天京之围,7月19日,天京失陷,洪仁玕率部在返回天京时遇到幼天王一行,一路护送到江西石城县,被清军席宝田部趁夜劫营被俘。

洪仁玕被俘后不失气节,供词中自称“本藩”,提到“天王、幼天王、主、上帝”等处均空格或提行,表示愧对我主托孤之恩,愿效法南宋文天祥,以尽人臣之本分。

总体来说:洪仁玕学贯中西,身怀理想与抱负,却用错了时间与场合;能力有限,是理想家而不是实干派,难以担当一国之重任;晚节可嘉,被俘后坚贞不屈,颇具气节。1864年11月23日,洪仁玕在南昌被英勇就义,年仅43岁。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