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年轻守寡,却晚年韶华,一生的苦仿佛都在年轻守寡后用尽了。所以,尽管贾家抄家后家破人亡,李纨到了晚年,仍旧凭借儿子贾兰金榜题名后爵禄高登而安享富贵。那么,事实是如此么?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贾家抄家后,李纨遭受的苦,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会懂得。
李纨年少守寡,独自抚养贾兰。按说属于节烈妇人,抄家应该网开一面。所以,有观点认为李纨应该能保留部分家产,且对巧姐等贾家人漠不关心。
但事实一定不是如此。贾家涉嫌谋逆被抄家是最重的罪。宁国府贾珍父子极可能因此掉了脑袋,断子绝孙。荣国府就算网开一面,也是活罪难逃。贾兰作为荣府嫡孙不可能幸免。能不被治罪已经是荣国公祖荫庇护。
李纨、贾兰母子的抄家后生活,原文交代不多,具体有这样两条需要注意。
一,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
甄士隐解读《好了歌》中这句表明贾家抄家后,贾兰先贫穷后崛起的现实。
“昨怜破袄寒”,是说李纨贾兰母子在抄家后一无所有。破棉袄加身尚且无法御寒,与贾宝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情况差不多。不存在留有余财见死不救之说。
二,李纨的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也说明她们母子在贾家抄家后,过着“竹篱茅舍”的贫寒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自甘心”三个字。原诗出自宋代诗人王琪的《梅》,是说品质高洁如梅花,就算长在茅屋竹篱之畔,也能保有清高孤傲的气质,不气馁随波逐流,被后世广为称颂。
“自甘心”体现的是一种不忘初心的精神。预示贾家抄家后,李纨和贾兰面对的不单单是生活贫困的问题。
贾家抄家后,李纨和儿子只要挺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李纨娘家、李婶娘等人一定会暗中伸出援手,不会见死不救!但投靠是绝无可能的!贾家抄家重罪,稍一不慎就会连累家族。李纨绝不会也不敢投靠娘家。
对此,巧姐投奔舅舅王仁被拒之门外,通过贾芸求助舅舅,卜世仁怕被连累体的“狠舅”面目体现的清楚。
能像刘姥姥仗义收养巧姐,实在是冒了巨大风险,也是知恩图报侠义精神的重大体现。
闲言少叙。李纨母子生活困难可以挺过去。李纨的“纨”是上等丝织品,预示抄家后李纨是靠纺织女红抚养贾兰成才。那种恶劣环境,有亲不能投,一个大少奶奶突然一无所有要扛起养育儿子的重任应该有多难,可以想象得到。
但最难的还在于没有希望。贾家抄家是重罪,罪臣之后不可以参加科举。古代科举具有普世性,让世间寒族可以凭借本事走上显贵之路。但有几类人被排除在外。女人、罪犯、丁忧(守孝期内)、捕快、商人被明令禁止参与科举。
贾兰的待罪之身,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读书有什么用?他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豪门公子读书种子。唯一一条路被堵塞,精神不崩溃是不可能的。
像贾宝玉因为薛宝钗让他读读书就心灰若死,就是因为当时读书没有出路。贾兰同样如此。
“茅篱竹舍自甘心”,证明的是李纨不屈不挠的坚持给予了贾兰希望,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等到荣国府若干年后被平反,贾兰厚积薄发参加科举一举高中,就在于坚持的可贵!
而这一切没有李纨的坚守,坚持和矢志不渝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贾宝玉题额稻香村用了:“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采《风》采《雅》采《诗》歌颂嫂子李纨的功德,最是恰当不过。
李纨为了儿子操心一辈子,等贾兰金榜题名,爵禄高登后可以享享福,获得诰命夫人的荣光。只可惜人到老年黄泉路近,她终究不能像贾母那样颐养天年。
[晚韶华]说:“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尽管不好说是李纨还是贾兰,但兴亡对于他们母子来说,自立自强之后,“不问他人废与兴”,他们都是成功的!
李纨作为母亲极不容易。贾兰能复兴贾家,没有李纨的坚守不可能完成。只凭这一点,贾母和王熙凤都不如李纨。
王熙凤罪孽深重不用说,一直在挖荣国府墙角谋私利。即便贾母,教养儿孙失败也比不得李纨。唯一能与李纨相提并论的,唯有宁荣二公之母。但那个老人家的人生是有希望的。而李纨的人生,一度是没有希望还在坚守。更是难能可贵!
(一)23岁得封天策上将23岁的你,在做什么?23岁的李世民,以3500玄甲军打头阵,以少胜多击溃了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数十万,并且生擒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战功累累的李世民,被父亲李渊赐天策上将的封号,设置天策府,统领文臣武将,权力达到顶峰。天策上将,位列于王公之上,是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号人物
2025-05-11 01:26:51战国时期,信陵君以一己之力压制住了秦国东侵的脚步,挽救了赵国,为魏国,甚至为所有的中原国家争取了十年时间,但却仅仅因为魏安釐王的不信任导致信陵君落了个悲剧的结局。身为魏国的君主,魏安釐王并没有太多本事,但他的弟弟魏无忌,也就是信陵君可不一样,信陵君为人谦逊和善,十分会任用贤能,有几分魏文侯的味道。魏
2025-05-11 00:16:22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