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吴三桂是被康熙逼着造反的?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在衡州称帝

很多人不知道,吴三桂并没有想要造反,完全是被康熙逼反的。从吴三桂的所作所为来看,至少带着满清进入北京以后,他就知道大势已去。入关之前,满清还打着“为大明皇帝报仇,击败李自成”的政治口号。当时吴三桂还做着大明江山继续维持的美梦,怕给满清的红利不够多,提出两国划黄河而治。入关以后,满清就再也不提这个口号

2025-03-03 00:35:27

吴三桂可以全身而退,为何61岁高龄时还要造反?吴三桂根本没得选

一、吴三桂降清自古以来,忠义之士都流芳千古,而叛徒汉奸定被世人唾弃。吴三桂也算得上有名的叛徒了。因为他在明末毅然选择放清兵入山海关,击败了明末李自成的军队;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吴三桂选择归降于清朝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影视剧喜欢把他塑造成痴情之人,即为了陈圆圆就归降。不可否认这是其中一方

2025-03-03 00:32:10

清军攻破昆明,吴三桂全家被灭门,他的爱妾们下场如何?

武将吴三桂吴三桂乃明朝时的一名武将,他性情风流,少年有成,经常与达官贵人来往打交道。吴三桂出身于军事世家,在家族的熏陶下他的野心远不如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1674年,康熙帝下达了撤蕃的举措,而吴三桂对此表示了非常的不满,于是决定起兵谋反。刚开始他捷报连连,先后拿下了贵州省、湖南衡州,更是于衡州当上了

2025-03-03 00:00:12

春秋时期的春申君黄歇是怎么死的

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被无数的后人所推崇和翻阅,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更是被后世的史学家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这本恢弘巨著主要记载了从皇帝时代开始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时代为止长达三千多年的宏大历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容。我们取其中的《春

2025-03-02 00:56:45

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身陷阴谋,惨遭毒手

战国有四位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凡是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一定会记得那位黄歇。就是下图这位。他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和赵国、韩国、魏国相比较,楚国的处境稍微好一点。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楚国从位置上说,距离秦国远一点。按照范雎当初远交近攻的战略决

2025-03-02 00:50:14

吴三桂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而降清?非也!他不过别无选择而已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写的《圆圆曲》,用了仅仅56个字将吴三桂的处境、所想以及将清军引入关的过程都写了出来。其中“缟素”指的是吴三桂率领三军为已经自缢煤山二十多天的崇祯皇

2025-03-02 00:26:36

康熙年仅20岁裁撤三藩,吴三桂一步步走入康熙掌心,不可谓不高明

01 三藩原是“四藩”,吴三桂是最后一藩不管是“三藩”还是原来的“四藩”都是清朝初期政治形势需要的结果,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以高官厚禄招降汉军将领,就是为自己将来统一中原做准备。孔有德、尚可喜与耿仲明三人原先都是辽东人;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占了辽东,7年后大明蓟辽总督袁崇焕没有经过朝廷

2025-03-02 00:23:02

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楚春申君之死

资治通鉴-战国争雄秦纪·秦纪一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楚春申君之死李园妹为王后,李园亦贵用事,而恐春申君泄其语,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 国人颇有知之者。楚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今君处无 望之世,事无望之主,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无望之福?”曰:

2025-03-02 00:08:55

战国四公子中死得最惨烈的春申君黄歇:身首异处

所谓的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位公子在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担任高官乃至国相时,有时在自己的母国当官,有时因故也会跑到别国做官的。当时他们各自手下豢养了上千名乃至数千名门客,这些门客有时为各自的主公干些私事(比如孟尝君的

2025-03-01 00:50:26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马?竟然能占据西南半壁江山

清朝的发展与明君和贤臣离不开,因此皇位传承与大臣的任用就很重要。要知道清朝的每一位皇帝登基之路都是十分曲折的,所以他们有的很年幼便成为了君王、有的已经有了子嗣却还是储君。康熙皇帝便是十分艰苦的皇帝,他十几岁便成为了皇帝。平三藩灭鳌拜收复台湾,为清朝除去隐患。可是那时候三藩中的云南吴三桂却是兵强马壮,

2025-03-01 00:41:43

吴三桂拥兵30多万,清朝足足用了8年,为何才平定叛乱?

首先,我们聊聊三藩的由来。在明朝统治的末期,吴三桂、孔有德、耿继茂、尚可喜等人,先后投降了清朝。在清朝南下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这4位将领被清朝册封为王。不过,在西南战场上,南明名将李定国两厥名王,其中,就包括了孔有德。所以,清朝初期的4王变成了三藩。在清朝统治的初期,基础并不牢固。尤

2025-03-01 00:39:21

以礼贤下士而闻名诸侯的春申君黄歇,为什么惨死于乱刀之下呢?

春申君黄歇看到楚王一直没有孩子,就选了许多美女献给楚王,但都没有生下孩子,春申君担心楚国的王位继承会出问题,所以一直忧心忡忡。当时,赵国的人有个叫李园的人,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以求得自己的荣华富贵。但是楚王不能生育,怎么办呢?于是,李园投奔黄歇,设计故意让妹妹与黄歇见面,两人互生情意,李园借机把妹妹献

2025-03-01 00:34:16

春申君之死——战国时期充满八卦色彩的故事

个战国时期,充满八卦色彩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38年。说是故事,《资治通鉴》等史料确有记载。当故事讲,有市井气息,有点八卦的意思,但却是深刻反映了人性。通过对人性的把控,才能把控事情的发展。故事的主人公是楚国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楚顷襄王将太子熊完送至秦国当质子,黄歇陪同一起前往秦国。公元

2025-03-01 00:30:16

吴三桂帮清朝打开山海关,成为明朝罪人,为何翻脸发动三藩之乱?

明末清初,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非吴三桂莫属。身为一名军官,吴三桂为明朝打开了山海关。清朝确立之后,又旋即背叛了清王朝,联合耿精忠、尚可喜这两位藩王,掀起了三藩之乱,给清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吴三桂原本是明朝的叛臣,归降清朝后,还被封为王,待遇不可谓不好。然而吴三桂为何又与清王朝兵戎相向呢,况且此时的吴

2025-02-28 00:43:08

吴三桂如果不造反,他能够获得善终吗?

满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发家史一直被西方史学界认为是一个奇迹。直到入关之时,清廷的嫡系部队八旗满洲只有大约六万人,靠这点人想统一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满洲人口有限,导致八旗兵力不足为此早在黄台吉时期,清廷就开始吸纳蒙古人和汉人加入八旗,建立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将八旗兵力扩充

2025-02-28 00:33:17

春申君为一己私利为楚王献上美妇,最终却被斩杀,实在是罪有应得

战国时四大公子之一的黄歇,虽然最为富有,门客最多,但是才能却没有其他公子好。如果仅是如此也罢,关键是黄歇人生最后阶段的做法实在败坏人品。1.迁都当时秦国又开始东出,各诸侯国为了遏制秦国的势头,互相签订盟约,组成联军讨伐秦国,黄歇被任命为主将。黄歇本以为自己也可以像信陵君那样打得秦国不敢出关,谁知道秦

2025-02-28 00:31:23

若是吴三桂接受撤藩,能够安享晚年吗?

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上表请求回辽东老家养老,康熙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尚可喜的辞职报告,还顺便拒绝了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代替尚可喜继续镇守广东的请求,诏令平南王尽撤全藩。消息传到云南,吴三桂非常不安。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吴三桂决定以退为进,主动上奏朝廷请求撤藩,希望康熙能出言挽留,许他像明代沐

2025-02-28 00:27:50

战国四大公子之春申君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

2025-02-28 00:03:52

读史鉴今 以史为镜-从春秋战国春申君之死因,看身边小人的防范

春申君 ,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王室大臣,位及相位。为春秋战国四君子之一,博闻、善辩!从平民做到相国职位。图片来源网络就是这样一位才智出众、位极人臣的历史风云人物,死的却不值得!下面给大家介绍历史书《资治通鉴》的主要情节!当时楚王为考烈王。楚王因某种原因无子,春申君遍寻美女献给楚王,也未如愿。不巧的

2025-02-27 00:53:55

清初五个异姓王四个隶属汉军八旗,为何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是汉人?

清代汉人封王的共有五位,分别是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靖南王)耿仲明、智顺王(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这五个汉人王爷中,有四个都被编入了汉军八旗,仅有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是血统纯正的汉人。清初入关鼎定中原时,吴三桂出力最大、功劳最著,为何就没有被编入汉军八旗呢?仔细想来,大致有两个原因:

2025-02-27 00:25:00

三藩之乱:表面群雄响应,实际孤立无援,吴三桂不死真的会翻盘?

一,吴三桂起兵,康熙再次开动战争机器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自称“吴王”。很快吴军就控制了整个云贵高原,挺进了湖南。吴三桂还四处传檄,号召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消息传到北京,索额图请求诛杀支持撤藩的大臣,康熙则主动承担起有关撤藩的全部责任,开始运转清朝的战争机器。康熙立

2025-02-27 00:14:58

吴三桂的兵力是清朝的两倍,一开始很顺利,为何还是失败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吴三桂的名字如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了明清交替的岁月,他的故事,不单是忠臣与叛臣之辩,更是一出人性与命运交织的悲剧,站在历史的拐角,回望那风起云涌的时代,吴三桂的勇气与愚蠢、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仿佛在向我们低语,而他的选择,也在历史巨轮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是南明的将领,效忠于李自成

2025-02-27 00:10:49

战国末期,楚国令尹被当街刺杀?春申君: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

公元前238年,楚国发生了一场震惊天下的刺杀案。这一年,楚国的老国王楚考烈王,因病去世。楚考烈王去世之后,因为他的儿子比较年幼,根本无法处理朝政。所以接下来,楚国的朝政大权,都落入到了当时楚国令尹春申君的手里。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春申君在楚国内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之前楚考烈王活着的

2025-02-27 00:01:40

明末降臣结局如何:有人封王封侯,有人位列宰相,有人结局唏嘘

萨尔浒之战后,明臣降清之人就不断增多,而且级别越来越高,多尔衮占据京城后,基本大势已定。在明与清(后金)的前期对战中,投降级别最高的是洪承畴。松锦之战明朝大败,当时洪承畴的身份是“蓟辽总督”,全部被俘,最终洪承畴降清。网图:松锦之战后面大势已去,降清官员越来越多。我参阅《清史稿》将重要的降臣以及其后

2025-02-26 00:50:14

春申君黄歇之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春申君是楚国人,名歇,姓黄。当时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结果上当受骗,被秦国扣留死在那里。顷襄王即位,黄歇奉事楚顷襄王。楚怀王当时秦昭王派白起攻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秦昭王又命白起同韩魏一同进攻楚国。恰巧此时黄歇出使秦国,听到此消息后便上书劝说秦昭王,通过分析当前局势及利害关系并恰到好处的恭维秦昭王,

2025-02-26 00:27:53

32岁能左右整个大明朝,61岁差点让康熙亡国,吴三桂到底多厉害?

明末狂人吴三桂大家好,我是小智!历史总是令人相似,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有据可查。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造反,建立了朱姓天下,而风水轮流转,276年后,李自成起义,结束了明朝的统治。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天下应该就姓李了,然而毫不意外地出意外了,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于是原本到手的天下就这么飞了

2025-02-26 00:26:26

为什么说洪承畴投降事件是明朝崩盘的开端?明军的军魂丢了

公元1640年,崇祯皇帝朱由检采纳大学生、兵部尚书洪承畴的建议,设置五省督师,统一指挥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的明军剿灭李自成的起义军,并以洪承畴为五省总督,节制上述5省所有的明军。在洪承畴的指挥下,明军像换了个人一样,战斗力飙升,连续歼灭李自成的主力部队,最终将李自成的残部合围在商洛山中。

2025-02-26 00:25:14

洪承畴那么能打仗,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一、从文官到屠夫:洪承畴的崛起之路故事要从崇祯三年说起。彼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左桂、高迎祥等义军首领声势浩大,连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枭雄人物,当时也不过是些小喽啰。陕西重镇韩城被王左桂围困,手无兵权的三边总督杨鹤病急乱投医,竟将解围的重任交给了文官出身的陕西参政洪承畴。谁也没想到,这位手无缚鸡之

2025-02-26 00:14:40

有胆有识有名气的春申君,为何最终葬于小人之手

公元前23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在荆门被人刺杀、身首异处,同天春申君一族被满门抄斩。曾为楚国出生入死、位居丞相高位的春申君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受命赴秦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出生楚国,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游学拜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因为辩论功夫出众被楚王赏识重用。公元前298年

2025-02-25 00:31:55

一身傲骨的洪承畴,为什么会在孝庄皇后的劝说下投降清朝呢?

明朝末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八旗铁骑,崇祯皇帝派出了洪承畴跟吴三桂这俩顶级战将前去迎敌。可笑的是这哥俩在出征之前,信誓旦旦地跟崇祯保证不成功便成仁。决不让清军踏入关内半步,实际上这哥俩最后都投降了清朝,并且调转枪头成了摧毁明朝的急先锋。洪承畴是明朝少有的有勇有谋顶级战将,而且世受皇恩对朝廷忠心耿耿。早在李

2025-02-25 00:21:5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