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
”
“药王”的名称来自佛经。有个药王菩萨慈悲为怀,擅长施用良药,救治众生病苦。后来老百姓就把精于方药、救人疾苦的神农、扁鹊、孙思邈等人称为“药王”。现在就来讲讲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陕西省耀县人,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据说他活了100多岁,人们都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幼年“圣童”
他从小勤奋好学,7岁读书,每日能背诵1000多字,有“圣童”的名声。到了20岁,已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既精通儒道思想,又对佛经深有研究,学问非常渊博。
孙思邈
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没有接受,而是立志行医。他的这种志向,是从切身体验中养成的。小时候,孙思邈体弱多病,经常上门请医生诊治,耗尽家产,却疗效不佳。周围贫苦百姓,也跟他一样,因为患病而穷困不堪,有的竟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这一切都使他感到:人的生命最重要,比千金还珍贵;一个药方能救人.功德能超越千金。
少志于医
孙思邈18岁开始“志于学医”,一直到白发苍苍的晚年,始终手不释卷。因此,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颂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有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材在前面走,从棺材里滴出几点鲜血,后边跟着一个老婆婆,伤心大哭。这种情况引起他的注意。上前一问,才知道棺材里的“死人”是老婆婆难产刚死的独生女儿。他就告诉老婆婆,产妇并没有死。于是开棺抢救,一看,产妇脸色蜡黄,一丝血色也没有,同死人无异,但一摸脉搏还在微微地跳动。孙思邈选定穴位,只扎了一针,不一会,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产下。眼看母子得救,大家十分感激,齐声称赞他的医术高明。
医经之宝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内容极为丰富,收方5 300首,并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千金要方》为一病多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疗效。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他的另一本《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列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它对于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人称赞其为“医经之宝”。
小链接: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序》)
(2)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宋·郭思《千金宝要》)
三七
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汉族,四川绵竹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创建者和开国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被誉为“仁德之君”,被后世广泛地传颂和崇敬。刘备在青年时期曾先后担任过乡吏和半军事性质的职务,但一时不得志。后来他听到了诸葛亮的名声,并向其求助。诸葛亮认为刘备有成
2025-03-31 02:36:29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自称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刘备虽自称汉室苗裔,但因父亲早亡,家道早已中落,他亦随之跌落社会底层,靠小本生意谋生,史称“织席贩履之辈”。刘备虽然沦落为贩夫走卒,却自幼胸怀大志,且一表非俗,生具帝王之相——双臂过膝、两耳垂肩。汉末灵帝中平元年(180年),
2025-03-31 02:15:07公元221年,颠簸一生,寄人篱下的刘备,终于熬过了所有的对手,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在60岁成了九五之尊,当上了皇帝。从此继续他匡扶汉室,天下一统的梦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在称帝之前,介绍自己,都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标榜自己的血统纯正。很多人会问,刘备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刘
2025-03-31 02:12:57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又给他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颠沛流离的前半生要想正确评价刘备的一生,必须要以正史等史料作为依据。《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在其中只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本文列举的大多数史实都是在正史中出现的。《三国演义》只会作为旁证加以引用。刘备生于公元1
2025-03-31 01:35:53没错,在三国迷眼里只会逃跑的“大耳贼”刘备,竟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超高武艺!那么,刘备的武艺到底有多高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1、刘备的武力值到底如何?提及三国刘备,人们往往先想到的,都是他的仁义之名,仁义的要让人竖起大拇指。但要是以及刘备的武艺,或许许多人都会摇头不止,别说跟吕布这样的战神比了,
2025-03-31 01:33: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