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明星 >

巩峥个人资料:不当央视主播当演员,40岁已成正剧专业户,他该红了

25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5 20:26:38    

最近,电视剧《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收视飙升,一跃登上了收视率第一的宝座。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的剧能让人直呼“真香”,有的演员也值得细细品味。

就像《雪莲花盛开的地方》的男主巩峥,在里面,他饰演的是援藏干部欧阳南。

满腔热血,胸怀宽广,阳光开朗,有勇有谋,带领村民致富也实现了自我价值,让观众感受的是蓬勃的生命力和熊熊燃烧的赤子之心。

从23岁演绎到48岁,巩峥演过瘾了,观众也看爽了。

不愧是央视“正剧专业户”,演起主旋律剧来是驾轻就熟,张弛有度。

其实演艺圈有不少好演员,不知名的他们都在默默“潜伏”着,巩峥就是其中一位。

从业以来,他交出的作品是不虚的。

《恰同学少年》里的黎锦熙;

《幸福还有多远》里的李元;

《金陵秘事》里的龙政;

《女人要过好日子》里的白连栋;

《秀秀的男人》里的刘家齐;

《产科医生》里的赵新;

《青岛往事》里的天佑;

《芈月传》里的庸芮;

《女人不容易》里的宋超;

《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里的方元;

《急诊科医生》里的秦宇宁;

《对手》里的金世达;

《运河风流》里的黄子荣……

显而易见,烂剧不少,但他对角色的塑造可不含糊。

《对手》里的金世达,性情多变,行事老练,狠辣腹黑,妥妥一个变态间谍。

寥寥几场戏,不仅能给丁美兮留下心理阴影,还能让观众不寒而栗。

又比如说《芈月传》里那个风度翩翩、足智多谋的庸芮庸大人,儒雅斯文的形象力透荧屏,让人折服。

演员的戏不在多,而在精。

巩峥对表演的拿捏是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运河风流》里的黄子荣就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角色不好演,备受严正清明的家风影响的黄家长子,大多数时候是内敛的,清正的,甚至是需要忍气吞声的。

刚开始一些观众不理解,吐槽其演技尴尬,不走心,毕竟大家都不喜欢憋屈的角色。

但巩峥牛就牛在,以内敛的演绎、克制的情感流露让看到最后的观众完全信服该角色。

不枉导演开拍前当着500多号人的面对他的信心满满:

“你一定能演好黄子荣。”

他眼睛里是有戏的。

可惜的是,在大多数观众的眼里,巩峥是跟“糊咖”划上等号的。

此前与他首次合作的斯琴高娃就对其大为赞赏:

“巩峥离大红只差一部戏。”

可这么多年过去,转眼他已四十岁了,还是不温不火。

不少人见状也叹其糊涂,早些年不该丢掉央视主播这个铁饭碗的。

似乎,在大多数人眼里,巩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离经叛道”。

让很多人难以置信的是,来自江西南昌的他其实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的。

到那儿为止,一切都处于正轨当中。

巩峥保持了“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一个“人设”,也满足了父母的殷殷期盼。

但这个泡沫却被大学老师一针见血地“戳破”了:

“你读错学院了。”

心在曹营身在汉,对财经方面“敬而远之”的他却对文艺青睐有加。

唱歌、表演、播音,只要跟文艺相关的,巩峥都跃跃欲试,作为一个积极分子,他的出众才能是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和赞扬的。

鼓励带来了信心,巩峥决心换条路走。

“也许是大家的赏识让我有了勇气去走这条路,毕业留言时我对未来写下的是‘成名’两个字。”

毕业后,江西电视台和南昌电视台都在招人,巩峥都去面试了,被双双录取的他选择了南昌电视台。

这期间,作为一名电视台主持人,他配过音,播过新闻,做过谈话类节目,也做过现场直播,还担任过大型晚会的司仪。

巩峥小有成就,还成为了江西省十大节目主持人。

按照这个趋势,他可以拥有一个稳定的且花团锦簇的前途。

但巩峥不是,性格决定命运,他就不是安分的主儿。

不到两年,他辞职了,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裸辞,巩峥成了一名北漂。

“我当时就想我才二十出头,应该到北京闯一闯。”

现在看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那的确是一个大胆且冒险的选择。

但没有年轻气盛过的青春就不叫青春了。

巩峥首先去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了一年,与此同时还签约了唱片公司。

野心很大,但现实很血淋淋。

唱片行走向没落,也没人找他拍戏,巩峥处于一个无事可做的状态。

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睡觉,每天都在希望中醒来,在失望中睡去。

“刚到北京跟所有的北漂人一样,谁也不认识,就找一些地方去唱歌,但是没有人要我。”

正在巩峥热情被几乎消磨殆尽,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却被通知去央视当主持人了。

他干起了老本行——在央视《五日谈——视界》当主持人

作为一个新面孔,巩峥的被关注度是快速上升的,他是有观众缘的。

但要不说“年少轻狂”呢,他再度从电视台出走了,只不过这次是央视。

表面上看原因是频道改版,节目不再对其有吸引力:

“其实,到央视做主持人也是因为节目本身对我有吸引力,节目本身的雅致,主持风格的随意,比较适合自己。”

其实本质上是他还是想开辟演艺领域,通过央视这个平台,他签约了影视公司:

“主持人的工作,就像写文章,做同一个题目,总有语尽词穷的时候,我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那时候演戏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东西。”

与其说巩峥老是半途而废,不如说他在不断试错,大浪淘沙之后,真正喜欢的才会涌现。

《恰同学少年》里的湖南第一师范庶务长黎锦熙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对表演源源不断的热情。

“演员这个行业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但带来的幸福感是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

不在于挣钱的多少,而是表演能让人有机会接触到平常接触不到的人和生活状态,这点是对他胃口的。

只不过,巩峥是个性有余,野心不足,太过随性也注定了其难红。

他常常告诫自己要“忠诚、浪漫、风度、荣誉不受玷污”。

巩峥也有气节的人:

“我的原则大的范围应该就是正直、真诚、真实,也许这听起来有写冠冕堂皇,但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艺人,你要是放弃人性本质里的东西的话,很难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与纯净,很难保持你的艺术生命力的长久!”

不过谈“气节”这种东西在当今时代是会被耻笑的,毕竟“气节,值几个钱?哪里比得上碎银几两?”

在演艺圈,巩峥颇有点格格不入之感。

《青岛往事》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仅因为其可圈可点的演技,更因为黄渤这一号人。

那之前,巩峥是不明白怎么去做一个演员的,迷茫困顿之时,黄渤拉了他一把。

“他用4个月告诉我怎么去做一个演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

那会儿,黄渤已经是个影帝了,但在剧组的他还是很谦卑。

“黄渤的人品征服了我。”

巩峥不是一个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人,他更多是内向寡言的,但这是不适配演艺圈的。

而在黄渤身上,他学到的不仅是演技还有私德,毕竟黄渤高情商、为人处世皆是一绝。

这以后,巩峥掌握好“出世”和“入世”之间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要明白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别人给你的永远不如自己创造的,无论怎样的规则,我相信有得必有失,付出与得到有时候不是等价的。”

如今,他已经不再是能靠脸吃饭的年纪了,但是巩峥早已做好准备。

演员越往后走越需要内心的强大,而内心强大靠的是加强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基础、道德修为、能力和演技。

这才是他作为演员的底气,而不是只靠一副昙花一现的皮囊然后坐吃山空。

更多时候,巩峥不是选择挤进人潮,而是做一个悠然天地间的行者。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