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明星 >

张颂文: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17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17 18:40:22    

电视剧《狂飙》已经完结,大众对张颂文老师的喜爱从未完结。

最近又有人考古出他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火柴天堂》,讲述了母亲与病患之间的故事,还有母亲对他的影响。

一次回访病人,妈妈欣喜地握着老太太的手,说她的脸色好了很多,要记得多晒太阳病很快就会好起来。

此后老太太听话的晒太阳,保持好心情,真的就不那么疼了。

张颂文问妈妈,那个老奶奶的病是不是真好了。

妈妈伤感地告诉他,那个老太太得的是绝症,生命仅剩一个月的时间。

妈妈那样做不过是减轻她的痛苦,多给她一些希望,“一个人最怕没有盼头,你只要给她希望,就好。”

妈妈的话,张颂文始终记在心里,也一直给自己一个希望,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陪着他度过一个又个难熬的寒冬。

01为了梦想

张颂文读职高毕业后就开始出来赚钱了,他在日历厂糊过日历,在汽水厂当过流水线工人,到酒店做过实习服务员。

直到后来当了导游,全国各地到处带团,参加各种导游大赛,工作能力受到领导赏识。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单位分房,升职加薪,在那个年代他就已经能赚到两万的月薪了。

那时的张颂文才24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努力肯干、事业有成的年轻人了。

而从导游到演员的转变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契机,触发他去思索人生的更多可能。

有一次带团遇见一个小姑娘,她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张颂文回她说“我没有梦想,都是一份工作,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有个爱好就是看电影。”

小姑娘说,“这就是你的梦想,25岁怎么了,大导演张艺谋29岁才考北电呢,你也可以去学电影!”

一小时后,张颂文就出现在领导办公室,提了离职。

第二天,他便来到北京电影学院的门口。

这听起来很疯狂、很热血,也很不可思议,可这就是张颂文那时那刻的决定和选择。

入学时他是全年级年纪最大、普通话最差的学生,毕业时他是专业课成绩年级第一的优秀毕业生。

他用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去弥补差距,普通话不好就含着石子练台词,声台形表不行,就勤加练习,多去火车站、戏剧场等地观察人物。

张颂文在大学过了一段充实而美好的生活,毕业后才真正经历社会的毒打,见识到市场的残酷。

毕业三年,他没有戏拍,跑了七八百个剧组,受到七八百个人的拒绝与嘲讽,甚至是羞辱和人身攻击。

没人关心他毕业成绩多高,他们更在意身高、长相,是否有经验、有市场,能把底线压多低。

35岁了,他比刚工作时候还要穷,为了省钱买没人要的菜,租住在郊区的平房连锅炉和煤炭都买不起。

为了获得表演机会,他只能一再降低价格。

几十集的电视剧,别人一万他就打包价九千,如果导演还犹豫,他就主动承担起表演指导的工作。

即便是这样,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两年也只能接到一部戏。

这也就意味着工作几个月赚几千块钱就是他一两年的全部收入了。

为了保持表演的状态,他做过北电助教,也给不少明星当过表演老师,在业内广受好评与尊敬。

比起被圈内人熟知的表演指导身份,他的演员身份似乎弱化了很多。

“就像我明明想打篮球,你却让我当篮球教练,我怎么会快乐呢?但没有人找我打篮球,那我只能选跟篮球比较接近的,用教练的身份在旁边站着,看他们打篮球。起码我依然在目睹这一切,感觉自己没被抛弃。”

他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坚持,以及对演戏的热爱始终未变。

02为了表演

不拍戏的时候张颂文喜欢到处溜达,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

坐在菜摊旁边帮忙卖卖菜,去花农那挑选几盆花,融入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村子里住的久了,他与商户都处成了朋友,在听说张颂文是演员的时候商户兄弟的第一反应是“你这样的人都能当演员啊?”

惹得张颂文哭笑不得,大呼受到了“打击”。

张颂文老师的很多表演都是可以追根溯源的,在生活中都能真实的找到原形。

正是对于生活的观察入微造就了他真实的表演方式,艺术不是浮于表面,是来源于生活。

没有真正的贴近生活塑造的人物也就轻飘飘不够踏实。

他对待表演是诚恳的、极度认真,有自我的坚持,在他心里“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有次拍戏,张颂文饰演一个充当背景板的食客,结果拍摄前他跑去问导演:“我这个角色叫什么名字?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多大年纪?他的父母是什么教育史?”

一开始导演还回应他,问的多了直接不耐烦了:“哪儿这么多事儿,你要不拍就走人!”

类似的情况他经历过无数次,但他被骂的再多也从未放弃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的底线。

最早认识张颂文的观众大多是通过《乘龙怪婿》里的“老顽童”贾发,那是很多90后的童年回忆。

他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动不动就对老婆撒娇,嘟囔着嘴巴,两撇小胡子,墨色的眼睛时而无辜时而狡黠。

虽然抠门、死要面子又爱钱,但总能在危机时刻肩负重担,为了女儿幸福不惜涉险,降低身份教化后辈。

张颂文塑造了一个可亲可爱、略带傻气,偶尔又成熟稳重、机智勇敢的老爹形象。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张颂文饰演城建委主任唐奕杰。

为了凸显角色身上的自卑懦弱,他一个月内增重30多斤,拔掉前额头发,还特意去相关单位上了一个多月的班。

他还特意设计了一些用手撑腰、说话多加感叹语气、装腔作势等小细节,生动演绎出一个中年男人的油腻感。

张颂文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作为电影开场大戏的焦点人物,演技抓人眼球,编剧史航赞美其表演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而被更多人熟知的要数张颂文老师在《隐秘的角落》里教科书般的演技,把一位中年丧女的父亲的苦痛演绎的淋漓尽致。

小女儿去世不久,他到常去的馄饨铺打包夜宵带回家,老板按惯例给做了三份。

他怕妻子难过崩溃,不敢将三份馄饨全带回家,又不忍心扔到垃圾桶,于是回到馄饨摊坐下一口口吃下。

一碗馄饨的时间,细微的表情变化间,失去女儿的痛苦,压抑着默默流泪还得咬牙强撑的父亲形象,就这么生动立体的展现于观众面前。

《隐秘的角落》播出后张颂文的演技引发热议,这块金子终于拨开阴霾发出光亮,他有了更多的机会。

很多人为他感到不值,凭什么那些瞪眼、面瘫的流量派手握大量资源、日薪208万,而真正的好演员却机会寥寥,赚的钱连房都买不起。

张颂文老师对此表示自己并不委屈,他有自己的精神支点,也并不想为此引起争端。

事实上在大家都对流量艺人嗤之以鼻,他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发掘每个人身上的特点,认真的与他们交流。

他说“找到了演戏的快乐,你演痛苦都是快乐的”,他是真的很温柔。

拍摄《狂飙》前张颂文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提前去拍摄城市找个水产批发市场待着,观察市场鱼档老板们怎么批发鱼产品以及卖鱼时的种种细节。

高启强初登场时给买鱼的人送葱做添头,别人叫他时,他会习惯性地撩了一把鱼缸里的水来洗手。

毫无表演痕迹,真实而自然,仿佛他就是一个在水产市场卖鱼多年的小老板。

角色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会自然而然地从他身上流淌出来。

张颂文老师的表演不是抽象的,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也因此在他演绎之下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打动无数人。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