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人 >

电灯泡是谁发明的(你被骗了多久?灯泡不是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到底因何而来?)

42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0 20:50:19    

一直以来,似乎我们都把爱迪生与灯泡画上了等号,提到爱迪生首先想到灯泡,提到灯泡首先想到爱迪生。但实际上,我们一直陷入了一个知识误区,灯泡其实并不是爱迪生发明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他不仅在留声机、电话、电报等方面取得过非凡成就,还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一生共有约2000项发明创造,被美国总统胡佛称为人类的恩人。但就灯泡这个可以实现发光发亮的东西而言,爱迪生确实不是其发明者,但最后我们可以广泛使用灯泡,确实是爱迪生做到的。所以成就如此非凡的伟人,也是需要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就如经典力学之父牛顿一样,爱迪生不是灯泡的发明者而是他改良了并应用了灯泡,而非发明。

那爱迪生是站在了哪些前人的肩膀上呢?

180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灯泡由英国化学家汉弗里戴维发明出来,外形简单,内里固定铂丝通电,铂丝就会亮起来。1841年,英国人德莫林斯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白炽灯专利,此时距离爱迪生出生还有6年,所以,灯泡的发明注定与爱迪生无缘。但当时铂丝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铂丝电灯。1860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改良了原始电灯,利用碳丝作为材料改造出了与现代灯泡相似的电灯。这一年,爱迪生才13岁,整日为生计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灯泡,改良的灯泡好似也与爱迪生没有关系。不过,改良的灯泡又因为内部氧化而无法持续发亮而被搁置。1874年,温哥华的两名电气工程师申请了通过充入惰性气体来保护碳丝的专利,这一方法能够减缓灯丝内部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但由于经济原因,两人最终把专利卖给爱迪生。是的,到此时,爱迪生才真正进入灯泡事业。

1875年,爱迪生也开始研究电灯,此时距离第一个电灯发明已过去74年。1878年,由于真空抽离技术的出现,搁置改良灯泡的斯旺又重出江湖,发明了真空环境下的碳丝灯泡。1879年10月,爱迪生站在斯旺的肩膀上,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耐热纤维的实验,这就是现在所用灯的最初模型―碳化棉丝白炽灯。随后,如我们课本中学的那样,爱迪生团队又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找到了钨丝,确立钨丝作为灯丝,并投入量产。实际上,在灯泡的发展史上,爱迪生的署名连前二十都进不去,所以说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是不完全正确的。

看完灯泡的发展过程,想必小伙伴十分疑惑,既然电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那为何现如今人们一提电灯就想起爱迪生呢?

因为爱迪生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发明家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家!

爱迪生是第一位成功将灯泡推向千家万户的人。在爱迪生之前,所有灯泡,他仅仅只是一个灯泡,可以实现发光的功能,但是,当时却没有公共的电力系统,难道一个普通人家使用灯泡难道还要买一套电力装置在家里吗?这完全不现实!

早期发明的灯泡都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持续发光时间短,只能持点亮几分钟到几十小时不等,或者价格及其昂贵!爱迪生有一个专门寻找新型材质的团队,通过全世界的搜罗,机缘巧合下终于发现了钨丝这种材料来代替原有的材料。后来,爱迪生的公司去申请专利,由于美国当局判定灯泡是前人发明拒绝了爱迪生申请灯泡的专利,所以他辗转六年才获得合法专利权认证。之后又与斯旺发生专利纠纷,几度诉讼,最后庭外和解,以买下斯旺的专利告终。但是拥有这个专利是远远不够的,花了这么多精力财务,必须让让他产生作用和利润。

爱迪生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 他先给自己的投资人摩根安装了电力系统,30盏灯泡同时亮起来的景观令前来参观的人大感震惊,这让富人们认识了灯泡这种发光系统,从而打开了第一炮,此后有能力自建电网的多户富裕人家成为爱迪生的客户。然后,有一天夜晚,爱迪生独自走在门罗帕克街头,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能都够搭建一套电力系统点亮这条街,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到灯泡,那就太完美了。接着爱迪生的公司就花巨资在门罗帕克这个小镇安装了完备的电力系统,1880年的新年,爱迪生用40个白炽灯泡点亮了门罗帕克小镇整整一周,任人随意观看。如此奇特的“未来之光”吸引了大批民众,也让普通人逐步认识并接受了用电灯照明。这也催生了爱迪生一生中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发明,电力系统!

1881年,爱迪生举家搬离门罗帕克,住到纽约第五大道,在这里设立了爱迪生电灯公司,用于建设电网。室内,他租仓库设立发电站;室外,他雇佣工人开挖地面铺设铜线电网。此外,他还大量生产如开关、电表、插座等配件。终于,在1882年9月4日晚,世界上第一个电网诞生,大半个纽约曼哈顿闪烁着灯光。就这样,爱迪生完成了他将电灯推向千家万户的壮举,让我们走进电灯照明的时代。

所以一提到灯泡,我们就会想到爱迪生。如果没有他的商人头脑和惊艳的研发团队,我想我们还在蜡烛的世界中。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