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的今天
他走了
鞠躬尽瘁了一辈子
呕心沥血了一辈子
而绝大多数人
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
才第一次听说了他的名字
——
邓稼先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于北京逝世
享年62岁
邓稼先是谁?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
两弹元勋
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然而
有多少人真正明白
在他62年的生命轨迹中
活得究竟有多伟大?
走得到底有多壮烈?
“娃娃博士”
不足两年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
获得博士学位那年
他只有26岁
也正因此
邓稼先有了一个绰号
“娃娃博士”
抗日战争胜利那年
邓稼先圆满完成大学学业
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
他回到北京
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助教生涯很短暂
因为他一心想着
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才能报效国家
1948年,邓稼先远渡重洋
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
195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
就在同一年
他毅然踏上归国的轮船
迫不及待投入祖国的怀抱
“老邓”
1958年
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
“为国家放个大炮仗”
二机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
设立两个研究室
邓稼先是理论研究室的主任
带领刚毕业的大学生
“白手起家”开始原子弹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对待大学生们
就像对待弟弟妹妹
常常把自己的粮票分给大家
刚开始
大学生们还“主任”、“主任”地叫
但是邓稼先一再声明:
“你们就叫我老邓!”
据当年与邓稼先朝夕相处的同事回忆
“翻他的衣袋找烟抽
翻他的抽屉找糖和点心吃”
是常有的事
平易近人、谦逊随和的外表下
是强大的责任心和巨大的压力
原子弹该怎么搞?
谁也不知道
而在严格的保密规定下
一切的压力、苦恼、焦虑
都只能自己消化
邓稼先全家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回忆说:
“我问他,调哪儿去?他说不能说
我问干什么?他说不能说
我说你到了那地方把信箱的号码给我
我给你写信
他说不能写信,不能通信
他说这个家以后都靠你了
他说
‘我的生命就献给
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了。’
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坚决
他说
‘如果做好了这件事,
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
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两弹元勋”
那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原子弹研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他们能够利用的科研设备
简陋之极
电子管计算机、手摇计算机、
计算尺甚至算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最早轮廓
就来源于那些无穷无尽的计算
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是基地监测地下井核试验的工作站。唐召明摄
1962年底
邓稼先领导起草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经常深入实验现场
与实验人员研讨实验方案和测试结果
指导理论部工作人员
做好实验预估和结果分析
1964年10月16日下午十五点整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
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强烈的闪光
蘑菇云冲天而起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来不及庆功和休整
邓稼先又全身心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
仅仅三年之后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核爆炸成功
研制核武器
有一个最可怕的恶魔
就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更不必说多年承担沉重的任务压力
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
……
1985年
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
住院期间
他动了三次手术
每一天都疼痛不止
止痛针
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
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临终前
他思考的
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
他最后留下的
是这样一句话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是中国“两弹城”内邓稼先旧居的书房。刘坤摄
从1958年至1986年
28年间
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
其中有15次是邓稼先亲自指挥的
100%获得成功
28年
他隐姓埋名
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
除了组织
没有人知道他的工作地点、工作内容
28年
他把自己的一切
都奉献给了国家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邓稼先”
历史会永远镌刻下这个名字!
我们会永远铭记!
来源:新华网
本期编辑:李娜、朱田恬
致敬,铭记↓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