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蒸汽机是谁发明的(明朝的瓦特?这个奇人在三百年前就发明了自行车、蒸汽机火船)

25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14:04:18    

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

(瓦特改良蒸汽机绘画)

关于蒸汽机的历史,我们都知道:法国的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于167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后来经过瓦特的改良之后,于1776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当然,在这期间,还有很多人为蒸汽机的改良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明代的一部奇书中却提到:在我国的明朝,可能就已经有了类似于“蒸汽机”使用的记载。

(王徵雕像)

王徵,字良甫,明朝著名的科学家、机械制造家,西安府泾阳人(今陕西省泾阳县)。明天启二年的(1622年)进士,曾先后担任过推官、巡抚、按察司俭事、辽海搜索军务等职。

王徵可以说是当时开眼看世界的少数几人,他和当时的徐光启都以中西结合闻名,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他得知京师沦陷,崇祯帝自缢时,在家中绝食七日而亡。

王徵穷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发现、制造与改良。

据《明史·王徵传》中记载:王徵早年身在农村,对农民的疾苦和艰辛深有体会,所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潜心研究、改良、发明了多种适合农耕的工具和日常用具,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为官之后,有幸与艾儒略、金尼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结识。

(王徵的农耕发明简图)

在与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王徵对西方的科技术有了很深的认识,并从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除科技外,对文学、宗教、音韵等方面也多有涉猎。一生当中曾编撰有《两理略》、《学庸书解》、《奇器图说》、《西儒耳目资》、《畏天爱人极论》等十余部书籍。

清朝入关后,因王徵编撰书籍中,有些涉及到了明清战争,有些又涉及了宗教问题,所以大部分书籍被禁止传阅。只有《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新制诸器图说》,在世间广为流传。

(王徵编撰的《新制诸器图说》)

在王徵编撰的《新制诸器图说》中,王征记载了虹吸、鹤饮、转磑(即磨)之器三种(1.轮激磑(有铭),2.风(动)磑,3.自转(行)磨;)自行车、代耕、轮壶、连弩等机械图示。

自行车则是参考自鸣钟的齿轮轮系设计,依靠悬重驱动。(见下图)

在《奇器图说》里面,还有风力磨、水力磨,水力锯等,通过风力、水力带动轴承和齿轮然后带动石磨和铁锯用来磨面、锯木头,甚至用来分解石块。

下图就是水力驱动的锯子,王徵称之为解木,可以看出有很复杂的齿轮联动机构了。

根据目前流传下来的王徵的著作来看,得益于和西方传教士的深入沟通,王徵的技术水准几乎和当时西方技术水平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据崇祯十三年(1640年)王徵另一科技著作《额辣济亚牗造诸器图说》(“额辣济亚牗造”意为受上帝启发创造。)这部书里面还提到了:

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等二十四种发明;此外已有名称而未编入的还有十八种。

有一项发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且“火”为船只提供动力。虽然在记述中不太详细,但是如果用现在的物理学来解释的话,这应该就是采用了“蒸汽机”的原理,为船只提供了运行的动力。

根据《清史史料探究》里面的记载:1672年,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采用了西方的蒸汽机技术,为康熙皇帝制造了一辆“蒸汽机汽车”,现在的博物馆里面还陈列着当时的机器原型。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

可以说,西方发明第一台蒸汽机的时间是在1679年。南怀仁虽然也是从西方而来的传教士,但是在 1672年就利用了西方的蒸汽机技术,为康熙制造了蒸汽机汽车,可以说如果明清时代中国也搞工业革命的话,起步并不逊色于西方

从王徵和南怀仁的事迹中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拥有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是类似蒸汽机,明朝早在十六世纪就出现了水力纺纱机。如果当时人们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并进一步发展,在明朝中后期以及后来的清朝,中华文明或许不会落后于西方。

不仅是科学技术,在江南地区,一些百姓靠纺织业起家,想要凭借自己的手艺发家致富,他们在探索这条路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开始聘用员工,扩大规模,出现了资本主义体系的萌芽。可明朝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家,百姓受到思想的限制,终究没有把这些体系带出江南,走向全国。

可事实大家都知道,明清时期的统治者眼光狭隘,自诩地大物博,瞧不起外来技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当时的文人又都认为是天朝上国,根本不愿意开眼看世界,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致使中华文明在闭门造车中落后于西方文明。

王徵虽然写下来了这样的奇书,但是时也命也,明朝的灭亡一并让这位奇才自杀殉国,后来者也并没有继承王征的遗志,最后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如今我们研究历史,就是要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通过这些历史的经验总结,以史为鉴,让我们的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史料探究》、《新制诸器图说》、《额辣济亚牗造诸器图说》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