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药王是谁(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神医”,为什么唯独孙思邈被称为“药王”?)

20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1 20:36:19    

孙思邈早期曾经在今陕西耀县城东的北五台山隐居,后世人为纪念他,便改称此山为“药王山”,并在此处修建了药王祠,迄今尚存药王大殿,受世人香火不断。另有,明隆庆六年雕刻的《千金宝要》和《海上方》,在这上面载有重要药方近千位。

历史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从医者,为何只有孙思邈被誉为“药王”呢?孙思邈除了医术之外又给后人留下了怎样宝贵的精神财富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随笔者走近隋唐神医孙思邈。

关于“药王”孙思邈离世时的年龄,史学界总共有六种说法,在这六种说法中,药王的寿命从101岁到165岁不等。虽说,史学家们对于药王活了多少岁莫衷一是,但是,不论哪种说法孙思邈都活过了一百岁,算是古代罕见的高龄老人了。

孙思邈既为从医者,本身又是百岁老人,所以,他的医学理论非常有说服力。时至今日,孙思邈的医书仍被奉为经典,对于中医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天才离不开努力与天赋,孙思邈七岁入学,每天背诵数千字的文章,“日诵千言”。等到孙思邈过了弱冠之年时,已经能将诸子百家的学说融会贯通,对杂学知识也有涉猎,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圣童”。

虽说,孙思邈博学多才,但是,他却对入仕兴致缺缺。他觉得:入仕做官难免会太过世故,受到拘束。所以,年轻的孙思邈拒绝了多次朝廷的封赐,连隋文帝让他当国子博士,孙思邈亦告病不出,婉言拒绝了皇帝的好意。李世民登基后,将孙思邈召进皇宫,发现已年逾花甲的孙思邈容颜体态、精神面貌竟与年轻人不相上下,认为孙思邈是仙人。

于是,李世民对他说道:“见到你我才相信世间有得道之人,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仙人一定也是存在的,绝不是坊间的虚言。”所以,为了留住孙思邈,唐太宗许其高官厚禄,却再次被孙思邈拒绝了,李世民万分惋惜。唐高宗即位后,想让孙思邈入宫做官,同样未被允。并且,听说孙思邈隐于市井,高宗从珍藏中挑了一匹良驹作为礼物送给孙思邈,还赏了他一所豪宅,可孙思邈仍不为所动。

因为,孙思邈高尚的气节,当时的名士都很敬仰他的为人,包括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的许多文人都以侍师长的礼数对待孙思邈。

某次,卢照邻请教孙思邈:“为什么神医能够治疗别人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呢?”孙思邈的回答颇具哲理,亦能看出他在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治国者需掌握天道变化,借此参政于人事,殊不知医者也需掌握天道变化的规律。万物有五行,一年有四季,它们之间又是怎么轮替的呢?”

并且,他还说道:“天道之‘气’,和顺的时候会表现为雨水;愤怒的时候会表现为狂风;凝结时会表现为霜雾;张扬时会表现为彩虹。这是天道的变化规律,人体之中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人的行为以四肢五脏为主,每天早上活动,晚上休息,吐出积郁的废弃,吸入新鲜的空气。人身体所散发出的‘气’流转在身体周围形成营气与卫气。这两种气若内敛就可以彰显于志,展现出精神面貌;这两种气若外放就可以发出声音,这就是人体变化的规律。”

不但如此,他还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与人身体中的阴阳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的身体阴阳失衡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人气血上涌时会浑身发热;气血不顺畅时会通体冰凉;气血积郁在身体中会产生瘤及赘物,气血下沉则形成痈疽;气血奔腾时会让人体力不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时人就会失去精神。这些症状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像自然界一样,天地万物无不如此。”

最后,孙思邈还对从医者的诊病方法做出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想要治愈病人,首先,要有敢于战胜病魔的信心,是为“胆大”;其次,还需要如履薄冰步步为营的谨慎,是为“心小”;所谓“智圆”,说的是遇见突发状况时不拘一格,随机应变;所谓“行方”就是不争权夺利,保持正直的言行,心中包含广阔天地。

这就是孙思邈心中合格的从医者。

实际上,孙思邈的“医道”又何止给从医者提供了思想方针?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看,想要成为一个有担当成大事的人,想必亦不离此道。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医学家,尤其他对医德的强调更是令后人倾佩。后世从医者,无不以其作为医德之标杆,孙思邈的事迹亦在史学界被传为佳话。在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在向世人阐述医理之前孙思邈首先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将医德规范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立题。

他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故里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五台山(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

参考资料:

【《药王祠》、《旧唐书·孙思邈传》、《医仙妙应孙真人传》】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