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地球仪是谁发明的(看到明朝地球仪的那一刻,才明白真相)

18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5 15:28:33    

@秦楚刊号辑录

一、明朝时期有名的地图

1.明太祖洪武年间的世界地图。

而中国古人最早的世界地图,则是600年前,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西元1389年)绘制的《大明混一图》。郑和首次下西洋是在此图之后的明成祖永乐三年(西元1405年),是否观摩过此图也未可知。

在《大明混一图》上,出现了欧洲和非洲地区,甚至还出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而且此图北部、西部都没有划出疆界,当是为了表达此境之外为未知之处。

据此可知,此图大约是根据唐朝经营西域,争夺中亚、西亚地区的基础上综合绘制而成,比唐朝的地图突破到了欧洲,比蒙古人的西征突破到了欧洲之南的非洲。

2.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天下诸番识贡图》

另外现代人刘钢所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此图绘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也是仿造《天下诸番识贡图》绘制的。

3.大明嘉靖年间的世界地图。

大明嘉靖十一年(西元1532年)绘制成了一副《四海华夷总图》,此图用白色代表陆地,黑色代表海洋,相较《大明混一图》,有了北部罗荒野(今西伯利亚地区)的概念,罗者,古义指罗网,以此来代指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习惯,延伸到后来的罗刹国、俄罗斯,除了有欧洲、非洲的概念,而且隐隐约约多了大西洋和美洲的概念。

将当时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和虚构的国家混合在一起,实际国家如不再一味泛称天竺,知道印度当时有五个地理位置:东印、中印土、西印境、南印境,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波剌斯(今小亚细亚)与大秦(古罗马)隔西海(地中海)相望。

这幅地图对中国清朝李汝珍创作的传奇小说《镜花缘》有深切影响,李汝珍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十年间(西元1795—1815)创作此书,而英国传奇小说《格利佛游记》则出版于1726年,共同汇成了东西方近代的两大传奇。

4.大明万历年间的世界地图。

而最接近现代世界地图的,无疑是明神宗万历十二年(西元1601年)利玛窦贡献的《坤舆万国全图》,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知道地球是圆的,此图除欧亚非三洲,还有美洲和南极洲。而且根据这副图的注解,也能证明中国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时期里就已经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内的许多地方。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南美洲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其中南美洲的一段注文称:“南亚墨利加今分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为名;二曰金加西蜡,以所产金银之甚多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为名;四曰智里,古名;五曰伯西儿,即中国所谓苏木也;……。”另一段注文称:“伯西尔此古苏木,……。”这证明远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时期,中国就曾经有人到达过南美,并给其中一个地方起名为“苏木”。同时也证明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参考了注有“苏木”的中国地图,而且时间还很久远,否则不会以“古苏木”为注解,而仅以“苏木”即可。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欧洲

而同时期明朝地理学家的一系列著作也说明,当时明朝的知识分子已经看到了《坤舆万国全图》,并且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具体位置。与利玛窦同时期的明末著名理学家章潢(1527-1608)编辑的《图书编》收录有《舆地山海全图》和《舆地图》;明末学者冯应京(1555-1606)编著的《月令广义》收入了一幅《山海舆地全图》;明末学者潘光祖(生平不详)编辑的《汇辑舆图备考》录入两幅《缠度图》等等。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亚洲

《舆地山海全图》、《舆地图》、《山海舆地全图》、《缠度图》这些明代“世界地图”里包括五大洲在内的许多地理名称有采用了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痕迹,但却在地理图形和观念上又和利玛窦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有所区别。由此可见,当时中西地理学家有曾过相互参考、相互参照的交流。

综上所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早在明朝就知道全世界的地图无疑,而且对西洋各国的地理位置是熟悉的。史学家在对《坤舆万国全图》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许多地方比西方同时期地图更为准确,其中阿拉斯加的地图与现代地图最为接近。可见,那时候利玛窦在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是用了许多中国的独立发现。所以,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西方”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而成的,从而证明就“地理发现”的成果——“世界地图的绘制”而言,当时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甚至还有许多独到之处

但自清朝入关以后,就怪事连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张廷玉所编的《明史》中虽然录有“意大里亚”、 “佛郎机”、“和兰”和“吕宋”等四个与欧洲国家有关的名称,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后来经过礼部官员“查证”,“《会典》止有‘西洋琐里国’无‘大西洋’”的记载,因而这个“大西洋”的信息最后变成 “荒渺莫考”,或“其真伪不可考”了。

至于“佛郎机”一名,在清朝的史籍和各类著作中,竟然包含三个国家和一种武器四种含意。由于清朝长期分辨不清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因而一律把它们通称为“佛郎机”。后来又添了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大炮”一意。在法国来华后,由于“法兰西”与“佛郎机”读音相近,法国一度也被称为“佛郎机”。以至于来华几百年的葡萄牙人也只好按照地名被称为“澳门夷”了。所有来华的欧洲人因而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西洋澳夷”。
  明朝已经具备的知识,在清朝居然成为了“荒渺莫考”的传说,而真正货真价实“荒渺莫考的传说”却变成了清朝时人们信奉的知识——荷兰、佛兰西、英圭黎、干丝腊诸国,尚有国可考,但大西洋、小西洋,又是何国何处?

《大清一统志》仿照《大明一统志》编造。

《大清一统志》于乾隆八年(1743年)成书,书中所论西洋,一塌糊涂,认定西洋国可在印度洋附近,也可在西南大海中,佛郎机、荷兰与苏门答腊、爪哇相邻。四十五年后,即乾隆五十四年,和珅等奉旨编修的《钦定大清一统志》完成,外国都被列为朝贡国,西方国家就有荷兰、西洋、俄罗斯、西洋锁里、佛郎机等,地理方位、人文制度,一样的混乱模糊。明朝时期,利玛窦、艾儒略、徐光启、杨廷筠的努力真可谓全白费了。

5、大明天启年间的中国地球仪;

上图为大明天启年间(西元1623年),是已知最早的中国地球仪;由耶稣会传教士曼努埃尔-迪亚斯和中国学者龙华民共同制造的。地球仪上对非洲和欧洲海岸的描述与现代地球仪对比几乎一模一样。此地球仪,明清时期一直存放于宫廷之中。清朝灭亡后,遂散落宫外。1938年在北京被一位英国人佩塞维尔爵士得到,他于1961年将此地球仪捐赠英国博物馆,现仍收藏在英国博物馆。

二、清朝和明朝到底谁在闭关锁国?

既然明朝就有如此先进的地图,那为何到清朝时,清朝皇帝甚至不知英国在哪?1840年,清朝和英国爆发了鸦片战争。接连败仗后清朝幸运地抓到几名英军的俘虏,道光听报后立即派大臣前去提审,愚昧的道光居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英吉利在哪?女王是否婚配?与俄国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得知英国女王只有23岁后,道光居然想纳英国女巫为妃。这种无知简直到了可笑的程度。

清朝的皇帝官员为何如此愚昧无知?这一切还要从满清的传统说起。满清作为夷狄入关,得国不正,一直对汉人严防死守。生怕汉人接触外界信息过多而思想觉醒推翻清朝。因此一直闭关锁国。

其实在康熙时期,康熙就曾经接触过 一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些科学知识,也见过外国赠送的地球仪,上图中明朝时期的地球仪就一直藏在皇宫中。但是康熙的态度是:“勿为汉、蒙所学”。意思是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被汉人学到。为了愚弄汉人因此清政府有闭关锁国的强烈动机。这样的政策在清朝时一贯的。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民间没有那他们自然也没有学习的必要,康熙之后满清皇帝官员比民间更加无知。

又由于闭关锁国,清政府也没有探索海外的欲望。对世界上的事情漠不关心。尽管藏了明朝的地球仪还地图,但他们却不研究也看不懂。在他们那里只是当成了一件摆设。

再看看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北京时乾隆及他的官员的表现。

1792年秋天,乾隆皇帝收到两广总督的一份奏折,说有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请求来天朝朝贡。乾隆命人搬来几年前刚刚修订完成的《大清一统志》。这本书中记载了清政府人知道的所有的国家。但是,翻遍书本,也没有找到英吉利三个字!

于是乾隆招来传教士询问,传教士说,英吉利就是红毛国,与法兰西近邻,在天朝西北,以制造器械见长,是欧罗巴的一个大国。这时乾隆才知道英吉利在哪!

实际上,乾隆朝的紫禁城中,不仅仅有在当时看来很详细的世界地图。在宁寿宫乐寿堂,甚至还摆着康熙朝西洋供奉来的一座十分精确的地球仪,到马戛尔尼使团访问北京的1793年,已经在那里摆放了整整一百多年了!

马戛尔尼给乾隆皇帝带来了很多礼物。他们能想到的、能够体现欧洲先进技术的所有好东西,都带上了: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还有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还有吊灯、座钟、减震马车。还有榴弹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以及一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舰模型!甚至,使团里还有一个热气球驾驶员,如果皇帝陛下感兴趣,他可以坐着英国的热气球到天上俯瞰紫禁城的壮观。

马戛尔尼下定决心要让清朝的皇帝刮目相看,打开这个庞大的“中央帝国”的贸易之门!

可惜,清帝关心的,仅仅是礼仪!清帝收下了礼物,也重重回赐了礼物,但是却拒绝了英国人所有的贸易要求。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惊讶地发现,当年当做礼物送给乾隆的枪炮,一直在库房里睡觉,上面落满了灰尘

在这种态度影响下,清朝廷官员乃至皇帝,对境外事情,尤其是万里之外的欧罗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以至于一无所知,就不奇怪了!

实际上,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已经是对华贸易的绝对主力了。1764年,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总值为白银191万两,其中英国为121万两,占63%。而当年欧洲从中国进口364万两,其中英国进口170万两,占47%。在乾隆末年,也即马戛尔尼访问前夕,英国早已是中国的第一大外贸出口国,也是第一大外贸进口国。

可是大清皇帝和帝国政府对此一无所知!

何以如此闭目塞听呢?

因为当时清朝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合法贸易:广州十三行!清朝严防外国商人,同时对出洋求生的华侨,也当做叛徒。

同时清政府对汉人出国严防死守,逃出过去的都当成是罪人看待。因为清政府不是站在汉族民族利益上来考虑问题的,他是站在自己的能不能统治汉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1740年,荷兰人在雅加达屠杀华侨一万多人,乾隆皇帝对此事的态度是这样的:“内地违旨不听召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意思是被杀活该倒霉!在清政府看到,出国的华人不能再被自己奴役了这是一种损失,同时出国后也可能影响国内的汉人,对自己的统治不利。所以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是敌视的。

如果是站在汉人立场上呢?那当然是汉人在海外繁衍的越多越好。海外汉人遭受不公了国内汉人自然要替海外汉人出气。但是清政府的做法刚刚相反,难怪当时巴西想要引国内汉人移民去南美洲时,清政府会拒绝。巴西无奈最后去找了日本,日本是人家大和民族自己的政府,自然欣然答应。这样一件大好事就这么成了人家日本的了。参考文章愚蠢的清政府致使中国失去两次向海外大规模移民的机会

那教科书中所说的明朝“闭关锁国”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对此,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政策 。如果以“不禁止即为开放”的标准看,只有洪武、永乐和嘉靖年间等个别时期有不断重申的海禁令。嘉靖年间的海禁真正执行只有十余年,而且仍允许葡萄牙人经澳门贸易。到隆庆元年(1567年),不但偏僻港口根本无禁,设关港口私下出入者也很多,浙江甚至比公开放禁的月港更宽松。此后其他口岸也很快相继开放,而且间接贸易根本无法可禁,对日直接贸易也相当活跃,实际上已经是全面开海。

教科书中说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是因为自认为天朝上国地大物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认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是为了防范汉人

可见,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有着根本的区别。明朝是为了防范日本倭寇,而清朝是为了防范汉人。且教科书中所谓的明朝的闭关锁国根本不能称之为闭关锁国,而只能称之为“海禁”,清朝才是真正的闭关锁国。因为明朝的海禁只是禁止了与日本的贸易,并不禁止知识的传播,明朝的科技发展并不落后于西方。而清朝的闭关锁国则是不仅仅禁止与所有国家的贸易还禁止知识的传播,从此中国的科技文化发展就远远落后于西方了。 

相关文章

石碏不护恶子

卫庄公有三个几子,长子仁义,次子知礼,只有小儿子州吁为人骄纵。州吁是庄公的爱妾所生,所以庄公十分溺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问。卫国的大夫石碏为人正直,看不惯州吁的所作所为,经常劝说庄公管教其子。庄公不听。石碏有一个儿子叫石厚,从小就和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经常做坏事。石碏知道后,便严厉地责骂他,

2024-11-23 11:00:10

解读《石碏大义灭亲》背后的真相

有句话叫做“虎毒不食子”,为什么石碏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呢?今天让我们来仔细品读一下《左传》之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春秋时期,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卫国人特地为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但是庄姜没有生孩子,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一子孝伯,可惜孝伯又夭

2024-11-23 10:45:31

仕途不得意,爱情不得意,长寿的陆游一生都不得意

历史上的陆游,是个非常长寿的诗人,85岁!可你别以为他生活顺遂才如此长寿,他的一生,非常不得意!心有所爱,却不能长相守,又被迫娶了别人;胸怀壮志,却仕途坎坷,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门,看看陆游漫长却悲哀的生平。陆游这长寿的一生,很是悲催。但简单来说,基本用三首诗就可以概括

2024-11-23 10:31:26

大义灭亲的典故:卫大夫石碏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人人敬佩,主公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与共国政,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想着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支持他,或许比打仗有用,就命石厚取白璧一双,白粟五百钟,请石碏入朝议事,石碏

2024-11-23 10:16:23

风流千古“钗头凤”——爱国诗人陆游侠骨柔情的一面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仲伯间。岁月如流,功名似梦。一片豪情雄心,化做无限感伤悲愤。一代文豪陆游,一生宦海浮沉,天资慷慨,独以为国复仇雪耻为己任。早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一首“钗头凤”成为一时佳话,千古

2024-11-23 09:46:5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