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安禄山是谁(你以为我在“洗白”安禄山,你错了,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19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18 15:56:27    

对于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我们作为后人,最应该的态度就是客观、公平、公正。无论是古代历史还是近代历史,在发掘之后的评判过程中,如果无法做到客观真实的对待,那么历史之于我们,还不如一张白纸。

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是,我国文化不仅仅经历了数十个封建王朝政权的兴旺和衰败,在这其中更是包含了众多具有非常大的历史争议的历史人物。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功过均有的秦始皇、武则天等等。

而在这些历史人物当中,还有一位,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其实,安禄山除了造反这一点,他的个人能力的高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你觉得笔者是在“洗白”安禄山,那么你可能错了,笔者今天带各位来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

出身不凡

和这位传奇历史人物之后所拥有的成就一样,安禄山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极不平凡的。他的老家是我国如今的东北地区,而根据有限的历史资料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安禄山的母亲就不是一位普通人。

相传安禄山的母亲是突厥族人士,而亲母亲的职业是一名巫师。大家可以理解为他的母亲,就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常见的算命先生一类的人,只不过是一位女性而已。

其实对于巫师文化,如果稍微有了解一些的人就会知道,巫师不同于算命先生的一点,就是大多都是由女性所承担的,而些巫师就跟西方天主教中的修女一样,她们基本上是以鬼神为伴的,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家庭,更不要说生下自己的孩子了。

但是安禄山的母亲在成为巫师之后,就一直想拥有自己的孩子,虽然这是违背他们的职业守则的,但是她的愿望依然非常强烈,所以在做了一番祈祷之后,带有很强烈的迷信色彩的措施居然真的显灵了,安禄山的母亲如愿以偿的怀孕了。

而在安禄山出生之后,安禄山的母亲非常高兴,因为他的母亲觉得这个孩子是上天赏赐给他的孩子,所以他对于安禄山非常的珍惜,并且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的是,相传安禄山在出生之后,并没有哭哭啼啼,像普通的孩子那样。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安禄山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渐渐的,安禄山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当中,已经慢慢长大了,但是他在长大之后,和同龄人却又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一般的孩子,尤其是在深山老林中长大的那些孩子,嘴巴都比较笨,平时也就是打打闹闹,见到长辈就不会说话了。但是安禄山却不一样,他就好像是一名天生的演说家一样,说话做事从小就跟大人没什么区别,不管是遇到长辈还是同龄人,甚至是陌生人,他都能够很快的进入到交谈的状态。

快速成长

从小到大,安禄山一直跟随着自己的母亲,在当时朝廷的边境地区生活,又因为他小的时候就头脑发达,并且善于和人交流,正是凭借着这个本事,他在成年之后开始在家乡的附近经商。

不得不说,安禄山的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他自己头脑清晰,善于辩论,所以在做生意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碰到任何阻碍,不仅能够避免同行的竞争,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争取利润。

但是安禄山的志向却不在这个地方,虽然生意做的很好,但是安禄山觉得自己以后要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在和各个地区的商人打交道的时候,他还没有忘记学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语言。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是,安禄山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在早年做生意的时候,就跟随其他的商人学习了不同的语言,当他做官的时候,安禄山已经精通了六国语言,如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精通六国语言的人又有多少呢?

安禄山的志向并不在做生意上面,他还是想到朝廷里面去做官,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又因为当时卖官鬻爵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因为做生意攒下了一大笔钱,所以安禄山自然有资本为自己买个官来做。

其实从某种方面来说,做官和做生意并没有什么区别,靠的都是人情关系,和上下两个嘴唇而已,而能言善变不就是安禄山最擅长的事情吗?所以在刚刚开始做官的时候,安禄山就已经干的风生水起。

而且相对于做生意,他更加喜欢现在的生活,正是因为他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所以不久之后他就见到了当朝皇帝,并且皇帝一看到安禄山的能力就非常的器重他,所以慢慢的安禄山就开始在皇上身边做事。

成为了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之后,安禄山并没有安于现状,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开始拉拢皇帝身边的官员,因为他既有钱又有权,所以在这一方面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

并且因为他能说会道,讨得了杨贵妃的欢心,居然把当今皇上和杨贵妃认作了自己的义父和义母,这听起来非常荒诞,但是不得不说,安禄山的人际关系能力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起兵造反

安禄山当然不想就这么位居人下,他想要的更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臣服在了皇帝的脚下,但是他心里始终想的是拿到整个天下。

所以在唐朝后期积贫积弱的时候,他瞅准了时机,发动了安史之乱,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以后的历史记录当中,安禄山的形象一直是一个谋反的反贼。

有趣的是,在以后的历史记录当中,对于安禄山的形象基本上都是丑化了的,有些历史记录者在描写安禄山的形象的时候,把他写成一个只会饮酒作乐的死胖子,并且还添加了许多恶搞他的文学手法。

结语

不管怎么说,安禄山的个人能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在当时那个时期,唐朝能人辈出,而在诸多人才当中,安禄山能够讨得当今皇上的欢心,并且能够一步登天,让皇上和贵妃成为他的义父义母,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笔者在这里不想洗白安禄山,只是想告诉各位读者,对于历史人物一定要立体客观的去看待,不能只是片面的看到他的缺点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