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的成就的。
孙膑,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出生在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主要的活动时间是齐威王时期。据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代,而他早年不仅精通兵法还对纵横之术相当感兴趣,因此年轻时期曾经求学于鬼谷子,因为天资聪颖,而深受鬼谷子的器重。至于孙膑就真的叫做孙膑吗?他的名字和他的遭遇貌似太巧合了。
“膑”,在字典里又写做“髌”、“剕”,它指的是人的膝盖骨,表示的是古代的一种残酷的刑罚,也就是说剔去膝盖骨的刑罚。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年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这里他并没有提到孙膑的原名,我们也无从考证,史记里《孙子吴起列传》,也只提到了吴起并没提到孙武。因此,历代的书籍,都将“孙膑”直接当作其名。孙膑就是后人对他的称呼。那么,孙膑为何会被剔除膝盖,这件事还要从他的同窗庞涓说起。
原来,这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人共同求学于鬼谷子。庞涓其实功课还不算太差,只是跟孙膑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庞涓很妒忌孙膑,怕以后孙膑会跟自己抢饭碗。于是,表面上装作跟孙膑情同手足,而实际上在背地里算计孙膑。孙膑丝毫没有察觉到庞涓的狡猾、阴险,并在毕业前夕约定好了,“苟富贵,勿相忘”,承诺谁先得势,一定会力荐对方。
后来庞涓做了魏国的将军,凭借自己的一点水平,竟也博得了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后来又靠着几场战争,获取了魏惠王的好感,因此很快位居高位。庞涓虽然对自己的表现和地位很满意,但是他一想到孙膑,心里就不舒服,孙膑是个人才也是对他的一个极大的威胁。一旦孙膑到了其他国家,自己的地位一定不保。一想到这个庞涓就寝食不安,他打定决心,一定要把孙膑骗到魏国,再除掉他。
在山上苦读的孙膑,突然在某一天接到了庞涓的来信。信上的庞涓邀请自己去魏国任将军。孙膑看到了庞涓所描述的他的生活和功绩,心里很是羡慕,也为此而感激庞涓的推荐,因为终于有一个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孙膑收拾行囊奔赴魏国,初到魏国,庞涓亲自接待了孙膑,大摆筵席,盛情款待,并且将他好生安置。可是,孙膑在庞涓家里,等了很多天都不见魏惠王召见自己,孙膑见庞涓也没提这件事,也没好意思问他。于是,孙膑在等待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某一天,孙膑突然被门外急促的敲门声给惊醒了,他的噩梦也随之而来。
推门而入的士兵们,问也不问,把孙膑绑起来,驾着孙膑就把他拖出去了。在士兵的推搡下,孙膑不明就里,一边走一边吼道:“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有什么过错?”士兵回答说他犯了私通齐国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对其施以膑足、黥脸之刑。孙膑闻之,犹如晴天霹雳,幡然醒悟后高声辩解,但是为时已晚,士兵们拔刀剜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之后将他丢在猪圈,任他自生自灭。多亏后来孙膑装疯卖傻,才得以逃脱。
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藏身齐国的这些年,不仅更加刻苦研究兵法,还帮助齐国成为了中原的一个大国。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