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香涛(一说号香涛),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之洞于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时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八国联军入侵时,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1909年)病卒,赠太保,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传世。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将其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政治上,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 、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人物评价:
清廷上谕称赞张之洞:①公忠体国,廉政无私。②提倡新政,利国便民。
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
《申报》:固卓乎近数十年汉大臣中不可多得之人才,抑亦光绪朝三十四年有数之人物也。
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评价说: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轶事典故:
兴居无时
张之洞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后来粤督李瀚章奏称:“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张之万在写信给张之京时说:“香涛(张之洞)饮食起居,无往不谬。性又喜畜猫,卧室中常有数十头,每亲自饲之食。猫有时遗矢于书上,辄自取手帕拭净,不以为秽。且向左右侍者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
张梁妙联
清朝后期,梁启超到广州拜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当时,张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锐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颓势,对张之洞寄予极大的希望。梁启超到广州后,张之洞差人将一上联送于梁启超。联文是:“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这上联狂傲无礼,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启超气度不凡,坦然对了下联,请来人回送给张之洞:“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对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文字高雅,气势慑人。张之洞一看,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上联既包含四水(指古代江、河、淮、济四水),长江排首位,又总括春夏秋冬四季,而夏是排第二。接着,提出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难以回答的问题。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
与载沣
张之洞与载沣不和。一说,张之洞病重时,摄政王载沣亲临探视。张之洞毕竟是四朝老臣,临死之时还是念念不忘天下安危,提出要善抚民众。摄政王载沣扬扬得意道:“不怕,有兵在。”张之洞从此再无一语有关国计民生的大计献于摄政王大人之前。载沣走后,有人向问张之洞询问摄政王说了什么,张之洞说是“亡国之音”。当晚,张之洞在哀叹“国运尽矣”声中去世。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