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简介(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22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18 15:30:20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国家宝藏》

2018年,在央视的一档《国家宝藏》节目里,张国立作为解说员提到一则“王希孟进图后被宋徽宗赐死”的故事。


王希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罕见的稀世珍宝。2017年该画作曾对公众开放,大批网友前去参观,反响强烈。

王希孟画这幅画的时候年仅18岁,然而,他的作品有多绚烂,他的命运就悲催,因为此后他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仿佛人间蒸发,再无人知道他的踪影。

01


王希孟生于1096年,自幼酷爱画画。就在他出生的几年后,大宋迎来一位奇葩的皇帝,他就是宋徽宗。有人评价说,宋徽宗当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当皇帝。他在位时昏庸无能,时局动荡不安,不过,他却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具才华的皇帝,是少有的文青,尤其他对绘画的热爱无人能比。


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设立了翰林书画院,为的是挖掘更多的美术人才,而幸运的是,王希孟考中了。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事实上,王希孟十多岁就进入到宫中学徒画画,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不过,虽然他非常努力,但画画水平却并没有特别出众。之后,他担任过文书库的小吏,这是一份枯燥的工作,职责是收藏历年的旧账,与绘画艺术格格不入。如果事情一直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的话,我们也就看不到《千里江山图》了。

此时,不得不提到一个跟王希孟相关的一个人,也正是此人在《千里江山图》写了一个跋文,日后使人们能够知晓王希孟的简单履历。他就是蔡京。

02

蔡京是北宋的宰相、书法家,被称为“六贼之首,名声相当臭,遭人唾弃。北宋有一则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说的就是蔡京和宋徽宗的太监童贯。

元符二年(1100年)蔡京被贬官,居住在杭州。恰好宋徽宗派童贯到江南访求名家书画、艺术藏品时,也在杭州住了几个月。蔡京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极力巴结童贯。由于蔡京的艺术水平较高,给了童贯很多建议,所以童贯带回去的东西,宋徽宗都非常满意。蔡京趁机在宋徽宗面前露了脸,后来终于官复原职。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在逆袭之路上,投其所好是蔡京用得最溜的一招。而王希孟之所以被发现,跟他有莫大的联系。由于宋朝建立后,仍旧在科举制度中保留了童子科,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因而宋朝的神童特别多。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前面说到宋徽宗对绘画的热爱,这就不难理解,在文书库工作的小吏王希孟能为宋徽宗所熟知了。

03

宋徽宗得知王希孟擅长画画后,时常让王希孟把作品拿给自己看。对于王希孟的画作,宋徽宗自然看不上眼,然而他却独具慧眼,认为这个少年身上有一股罕见的灵性,就破例收他为自己的徒弟。除了宋徽宗的亲儿子赵楷之外,有这份殊荣的,大概只有王希孟了。而王希孟天资十分高,又极有悟性,因而在宋徽宗的亲自调教下,进步神速。


王希孟的确没有辜负宋徽宗的教诲,半年之后,即徽宗政和三年徽(1113年)四月,他就创作出举世震惊的《千年江山图》。《千年江山图》全长约12米,画面恢弘,色彩绚丽。整幅画高级感十足,还处处洋溢着长生不老的寓意,有宋徽宗喜欢的白鹤观、炼丹台。宋徽宗看了之后大喜过望,连连称好,视之为珍宝,后赏赐给蔡京。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千年江山图》


然而,一桩诡异的事却出现了,“一画成名”的王希孟并没有因此平步青云,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反而杳如黄鹤,从此不知去向。更扑朔迷离的是,此后史籍中关于王希孟的记录几乎没有。

04


而至于他的死因,江湖上盛传着有几个传说。


一说是累死的。《千里江山图》是一个浩大工程,虽说是一幅画,但实际上相当于5幅画。因为王希孟用了不同的色彩,画了5遍,才出来如此惊艳的效果。由于他历时半年没日没夜地赶工,耗尽心力,用力过猛,终于累死了。

还有一个说法,王希孟后来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希望宋徽宗变革社会,却被宋徽宗打入大牢。眼看要经受牢狱之灾,王希孟提出再看一眼自己的《千里江山图》,得到皇帝的允许后,他走进了画室,但再也没有出来。有人甚至开玩笑说王希孟是走进自己的画里,成了画中人。

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18岁的一幅画让大宋朝举目震惊


传说毕竟是传说,无从考证。其实,在宋代,画师的地位非常卑微。就拿同时代的另一为画家张择端来说,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大名鼎鼎,可在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有区区85个字,所以一个画师的生死在当时是不足挂齿的。更何况,在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完成的几年后,大宋政权风雨飘摇,(1126年)金兵兵临城下,宋徽宗不得不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恒,最后还逃不了被金兵俘获的命运,皇帝自身都难保,又有谁来顾及一个画师的行踪呢?


虽然王希孟的生死成了谜局,但他却为世人留下无比宝贵的艺术财富。陈丹青曾说:“早一年,晚一年,都画不出来。唯有18岁,正好。”


王希孟,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刘小麦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