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范仲淹简介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1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7-24 16:00:24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唐朝和宋朝的散文创作,也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散文家。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这个名单里,为什么没有以散文创作见长的范仲淹呢?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生于989年10月1日,26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范仲淹一生仕途几经浮沉,虽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但因为犯言直谏,屡次被朝廷贬斥,最终病逝于颍州知州任上。难能可贵的是,范仲淹文武双全,既写得一手漂亮的诗文,还曾经戍守西北边疆,横马立刀,使得西夏军队不敢轻易进犯。

范仲淹未能入选唐宋八大家,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不够好吗?

当然不是。

范仲淹一生创作历程达40多年,著作甚丰,涉猎甚广,在散文、诗歌、词等领域都有上佳的表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明显,代表着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他的词作产量不高,仅有5首流传到后世,但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精品之作。范仲淹的散文,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1046年10月17日,58岁(虚岁)的范仲淹应好友岳州(古巴陵郡)知州滕子京的邀请,为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挥笔而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不是普通的旅游记录,而是借岳阳楼的大观,抒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思想。文章里面佳句迭出,产生了许多成语,而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将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岳阳楼也因为范仲淹的这篇文章,扬名天下,成为天下四大名楼之一。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范仲淹一生创作的散文作品当然不仅仅是《岳阳楼记》,《与唐处士书》《答手诏条陈十事》《与韩琦书》《灵乌赋》《上政事书》等文章都具有很高的流传度。

要讨论范仲淹未能入选唐宋八大家,得从唐宋八大家的来源说起。

在唐朝、宋朝、元朝,都没有唐宋八大家这种说法。第一个提出唐宋八大家说法的,是明朝文学家朱右。朱右参与过《元史》的编撰,担任过晋王朱棡的右长史。朱右曾经编辑过一本文集,名为《六先生文集》。说是“六先生”,其实共有8人,正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加上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朱右将苏洵、苏轼、苏辙并为一家,故称为“六先生”。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在朱右之后,各位文学家在编辑散文集时,多遵循《六先生文集》的选取原则。比如,明朝中期的儒学大师唐顺之在其选辑的《文编》中,唐朝和宋朝的散文只取前面的八大家。明朝末年的散文家茅坤编选了一本《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坊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从此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就定型了。

那么,朱右、唐顺之、茅坤确定唐宋八大家时,遵循了什么原则呢?

四个字:“古文运动。”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在汉朝以来,文学界流行的是工整严谨、辞藻华美的骈文。骈文比较注重形式技巧,如果运用得当,也能产生许多声情并茂的佳作。比如唐朝文学家王勃创作的骈文《滕王阁序》,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创作的骈文《哀江南赋》,都是骈文中的经典之作。

但是,优秀的骈文作品还是太少了,绝大多数骈文都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针对这种情况,韩愈第一个提出“复古”的文学理论,反对骈文的创作手法,提出用散体作文,从而揭开了古文运动的序幕,因而被称为“百代文宗”。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比韩愈小5岁,他积极响应韩愈的倡议,继续扛起古文运动的旗帜。在韩愈、柳宗元的影响下,骈文受到一波打击。可是,当韩愈、柳宗元去世后,骈文死灰复燃。

到了宋朝初期,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再次倡导古文运动,并以韩愈、柳宗元为学习的对象。同时,欧阳修没有一概否定骈文的优点,而是将它的优点与古文的优点结合起来,为宋朝的古文运动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欧阳修利用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影响了许多文学家。苏轼、王安石、曾巩曾经拜欧阳修为师,苏洵、苏轼、苏辙为一门三杰,他们都投身到欧阳修发起的古文运动中,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范仲淹文武双全,为什么没能名列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参与的古文运动,给了骈文第二次打击。此后,骈文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日益衰落,虽然没有彻底灭绝,但已经不复往日辉煌。

为了记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对古文运动作出的贡献,朱右、唐顺之、茅坤先后将他们的作品收录成册,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反观范仲淹,他比欧阳修大18岁,在欧阳修面前属于“文学前辈”,成名也远远早于欧阳修。欧阳修自然“领导”不了范仲淹,范仲淹也没有参与这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编选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时,显然就不会将范仲淹的名字写进去。

相关文章

刘备: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生平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刘备出生于东汉末年,家境贫寒,但他却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抱负。他年轻时曾经流落街头,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县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刘备在政治上一直秉持着仁义道德的原则,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信任。他曾经在荆州和益州任职,治理得非

2025-04-03 01:29:13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

2025-04-03 01:11:30

没有刘备,三国只是普通的乱世,一口气带你看完刘备心碎的一生

没有刘备,三国只是普通的乱世,而东汉末年刘备带领一群理想主义者,为时代增添了几分浪漫。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辈出,而刘备无疑是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刘备,这位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大家

2025-04-03 00:57:18

“流氓皇帝”刘邦一生的癖好,每次攻城后不知所踪,还从来不避讳

《长恨歌》曾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虽封建背景下,皇帝理应励精图治,促国家更好发展。然千百年间,无数帝王贪恋美色,终致统治遭受威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这也使得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来说,在登上皇位后,皇帝均能做到勤于政事,带领国家和人民过上更好的生

2025-04-03 00:57:16

很多人读不懂刘备,不尊重他,这恰恰是当下大多数人真正的悲哀

刘备这个汉末风云人物,在历史上的咖位无需多说,算是为数不多的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了。但不知道曾几何时起,越来越多不明就里的人开始出来带节奏了,说刘备是伪君子、假仁假义、喜欢玩套路、能力有限……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英雄。这种意见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正常认知偏差嘛,但其实背后暴露的问题是

2025-04-03 00:37:3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