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焦裕禄简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15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0-31 09:30:50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这两张照片拍摄时间

相隔不过十来年

但照片里的人却老了不止三十岁

他是焦裕禄

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1964年5月14日

焦裕禄逝世

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对组织的唯一请求令人泪目:

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

埋在沙丘上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今天

一起致敬焦裕禄

1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

山东淄博人

1946年1月

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一年 他24岁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很少有人知道

焦裕禄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48年冬

他组织了千人担架队

支援淮海战役

在革命的疾风暴雨中

焦裕禄从一个饱受苦难的贫苦农民

成长为青年干部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在血与火的锤炼中

焦裕禄收获的不仅是成长

还有爱情

1950年11月

焦裕禄与徐俊雅结为连理

昔日一起剿匪反霸、生死与共的战友

成为了一对同理想共命运的人生伴侣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为了支援工业建设

1953年6月

此时任青年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

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建设

这一年 焦裕禄31岁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期间

他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学习进修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1958年春天

洛阳矿山机器厂接了个大任务:

制造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

要求4月底试制成功

时间紧、任务重

而此时焦裕禄的健康状况出了问题

胃疼、神经官能症

肝也不时隐隐作痛

为了不耽误进度

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苏打片

胃病犯了

就塞几粒苏打片

有时疼得直不起腰

就用筷子顶住胃部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就这样熬了十几个夜晚

忍着疼痛

焦裕禄翻阅了六百多张图纸

用解剖麻雀的方法

和技术人员、老工人

把整台机器的上千个部件

从图纸到工艺规程

再到工具和材料准备

一件件推敲

就连一个小小螺丝钉也不放过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焦裕禄很少回家

吃住都在车间里

通常一杯白开水

一个干馍就打发一顿饭

困了就拿军大衣一裹

躺在车间里一条大板凳上

这条硬板凳

他睡了五十多天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

中国第一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诞生了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经过这次奋战

焦裕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业管理人才

但由于过度劳累

他的肝病也越来越严重

在车间里常常疼得大汗淋漓

甚至晕倒在车间

1962年春天

焦裕禄转入郑州医院疗养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2

兰考 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

却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

历史上记载

兰考县址曾六次迁徙

每一次都是因为洪水泛滥淹没县城

黄河多次改道和泛滥

使11条黄河故道形成了故堤

故堤环绕沙丘又形成上百个风口

给这个县城留下了大片沙荒地、盐碱滩

风沙内涝盐碱

成了兰考历史上亘古不变的“三害”

1962年秋

兰考突遭内涝

淹死了30多万亩庄稼

盐碱地碱死了10万亩青苗

全县的粮食产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全县36万人中

灾民就有19.3万人

为了找一个合适的带头人

带领群众渡过难关

1962年6月

河南省委、开封地委动员焦裕禄

去河南省兰考县当县委书记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时任中共兰考县委新闻干事 刘俊生:

当时的兰考情况是个什么样子呢?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

时任开封地委书记的张申

明确告诉焦裕禄

兰考是全地区

最艰苦、最穷、最困难的一个县

患有慢性肝炎的焦裕禄

并没有讲述自己患病的事实

他明确表示

他去

接受组织的分配

1962年12月6日

焦裕禄到兰考报到

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

此时的焦裕禄40岁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3

带着改变兰考面貌的雄心壮志

到兰考的第二天

焦裕禄便带着县委办公室的干部

下乡考察

他拜群众为师

虚心向群众学习

全面了解灾情和原因

寻求救灾办法

在刚刚到达兰考的头半个月

焦裕禄就走访了十多个村子

他认真地向老乡讨教

并总结出了治理风沙的两个办法

“贴膏药”、“扎针”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所谓“贴膏药”

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所谓“扎针”

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

这种树能在沙地里生长

长得又快

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

即能挡风又能压沙

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

可以陆续移栽

不用多投资

成林之后

旱天能散发水分

涝天又能吸收水分

可以林粮间作 以林保粮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无论多忙

焦裕禄总是坚持和群众一起干活

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

为了彻底根除“三害”

焦裕禄从全县抽调了干部、技术员

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农120多人

组成了除“三害”调查队

越刮大风越往风里跑

去查风口、探流沙

越下大雨越往雨里钻

去追洪水、看流向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半年下来

他带领着这支队伍

从黄河故道开始

走出兰考 走出河南

一直追到黄沙落地 洪水入河

摸清“三害”形成的来龙去脉

彻底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

大小沙丘1600多个

9条河流发生淤塞的62个地点

他亲自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

《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

这个方案对治理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

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1964年开春

兰考人民和“三害”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

开会、作报告时

他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

用左手按住疼痛处

有时候用一个硬的东西

一头顶住椅子

一头顶住肝部

时间长了

他坐的藤椅

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组织上劝他治疗

他总是因为忙一再推脱

不停地东奔西走 不停地探寻思考

他知道

一旦停下来

自己也许就永远也爬不起来了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直到1964年3月

焦裕禄的肝病已经严重到拿不起手中的笔

才同意到外地治疗

医生开出了最后的诊断书:

肝癌后期 皮下扩散

生命的最后一刻

焦裕禄要求将自己的遗体运回兰考

埋在沙丘上

他说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

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终年42岁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1966年2月7日清晨

长篇人物通讯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

通过广播传到了千家万户

焦裕禄的事迹被全国知晓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1966年2月26日

焦裕禄的灵柩从郑州回到了兰考

那一天

十里八村赶来的成千上万乡亲

黑压压地聚在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

大家胸戴白花

眼含热泪

寒风中“迎接”他们的“县委书记”

人们遵从焦裕禄的遗愿

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兰考

他曾经工作过的沙丘上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在兰考工作470天

他忍受肝癌之痛

率领群众防风固沙 改造土地

其实

这位为兰考奉献生命的县委书记

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张对比照背后的故事令人泪目!今天,缅怀焦裕禄

他身高178厘米 高大帅气

擅长拉二胡

还演过歌剧

对妻子和孩子充满了柔情

然而

就是一个这样热爱生活的人

直到去世

都没来得及跟家人

留下一张合影……

怀念!致敬!

相关文章

苏秦:不愧是战国卧底,结局逆天,值得后世铭记!

战国时期,骗子横行,恶棍当道,而苏秦完全是个另类。他身兼6国宰相,凭借合纵术,游走诸侯国之间。他曾递给秦国一份盟约,吓得秦惠文王15年不敢出函谷关。当时的燕国君王姬哙,年事已高,学习尧舜禅让,将王位传给德才兼备的国相,子之。图源网络 侵删这一惊世骇俗的决定,在兵荒马乱的战国年代必将产生皇室动乱。果然

2025-08-10 01:18:23

商鞅变法的意义何在?

在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整个一个体系就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然后是平民和奴隶。本来诸侯是要向天子缴税的,但是时间长了就出问题了,诸侯不缴税了,天子也拿诸侯没有办法,本来卿大夫要给诸侯缴税,但是时间长了卿大夫也不缴税了,诸侯也拿卿大夫没办法,那国家就收不上税了。后来随着两大技术发展进步,原来

2025-08-10 00:50:50

战国美男子邹忌为何要装疯卖傻度过后半生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邹忌(网络图)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

2025-08-09 12:19:02

平原君杀妾留客,是重友轻色,这是礼贤下士?

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

2025-08-09 11:50:24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