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应答说:“好吧。”
等那个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着说:“看看这小子,就因为笑了一下而想杀了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过了一年多,宾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不曾有失礼的地方,离开的人怎么这样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讥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于是平原君就斩下讥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玻子,趁机同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一言不合就杀人,小妾是有错在先,但不至于死罪,平原君就为了博一个好士的声名,以便更多的士人来投奔自己,其实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的,可以让小妾去给邻居赔礼道歉请求原谅,甚至可以把小妾赶走,或者把她贬为奴隶都不至于草芥人命。
门下那些士人难道都没有是非观念吗?不是,因为士人大部分身份地位跟这个邻居差不多,甚至有些是走途无路投奔来的,条件比邻居更差,平原君看不起邻居就是看不起大家,所以大家很容易形成一条战线,也算是逼着人家平原君把爱妾杀了。
邻居也是敢于提要求,你只是人家一个普通的邻居,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虽然说在人格上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她笑话你是她不对,但你开口就敢要人脑袋,平原君说的也对:这也太过分了。因为门客的流失,平原君还真的把小妾脑袋送上门并给人赔礼道歉。
这个故事被司马迁记载下来,是歌颂平原君重友轻色,这是夸平原君礼贤下士呢?
养士就是聚集人才,有抱负的国君为了富国强兵,有理想的权臣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政治声誉,无不以多养士人为荣,这也给一些有才能而无门路的社会底层人士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自己的才能尽可能的被人发现采用。
到了战国特别重视养士,有钱有权都养士,是一种风气,也是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四公子哪个也是门下士人几千,田婴贵为齐国的丞相,家财万贯,光儿子就几十个,就因为没有门客,却被身为庶出子的田文数落。
小妾可能也就几块钱买来的,杀一个贱妾也没人追究,再买就是了,门客却不然,门客都跑了,会受天下人耻笑,两害相权取其轻,自然杀掉小妾成本会低很多。
四公子之所以名满天下,与他们多养士人有很大关系,“鸡鸣狗盗”救了孟尝君、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举成名、平原君得“毛遂自荐”成功出楚,只有春申君不听士人朱英劝告杀奸人李园,后反被其杀害。
邹忌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威王上任的时候,邹忌因为用鼓琴比喻成功游说齐王,而被任命为相国,后来他也辅佐齐宣王,在他的从官生涯里,邹忌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积极进谏,他主张修订法律,严格执法,从此齐国走上富强。邹忌(网络图)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抓住机会,通过将君臣关系比作鼓琴奏乐,获得齐威王赏识,被封为
2025-08-09 12:19:02平原君家的高楼靠近一户老百姓家。这家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平原君的美妾看到这情景,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平原君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不幸有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讥笑我,我希望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
2025-08-09 11:50:24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