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东方之笔”张大千简介(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2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2 10:00:20    

【张大千】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时至今日他的画作更是价值连城,屡屡创出天文数字的拍卖价格。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篆刻、诗词,张大千都无所不通。张大千早年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这是一组张大千的照片,有的非常罕见。)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戴着墨镜的张大千】不仅在中国,张大千在西方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誉为“东方之笔”。作为全能型画家,张大千在绘画上实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绘画水平极高,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和毕加索】1956年7月29日,张大千远渡重洋来到法国坎城附近的尼斯港“加尼福里亚”别墅,拜访毕加索。得知张大千来访,毕加索一改之前的随意穿着,特意穿上长裤、条纹衬衫和皮鞋,并谢绝其他来客,专程接待张大千。张大千和毕加索两人的这次会面,是东西方艺术史上值得纪念的一次历史性的见面。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和妻子徐雯波】徐雯波是张大千第四任妻子,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徐雯波和张大千大女儿是同学,因喜爱绘画经常来到张大千家中做客,一来二去就和张大千相爱了。1949年,18岁的徐雯波与50岁的张大千正式结婚。两人年龄相差32岁,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和徐雯波在东京】在张大千的后半生中,无论天南地北,徐雯波一直追随在他左右,悉心照顾,无微不至。从大陆到台湾,由台湾到香港,由香港到印度大吉岭,再到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环荜庵”,直到最后定居台湾外双溪的“摩耶精舍”,徐雯波总是在张大千身边。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和徐雯波在赏花】张大千爱画美人也爱美人,他曾在一首题画诗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对于张大千来说,徐雯波就是他心中的美妇人。有一种说法,张大千后半生的成就是徐雯波一手促成的。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和徐雯波】徐悲鸿曾评价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却谦虚地说:“五百年来一人,说得太过了,太过则近于开玩笑了。”然而,张大千身上有个巨大污点,对敦煌壁画的破坏。1941年,张大千率领妻儿抵达敦煌,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七个月,期间张大千对敦煌壁画进行了疯狂破坏,“他在壁画上胡乱勾描、乱剥壁画,甚至写上自己的名字。”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徐雯波在观看张长大绘画】1942年12月,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给于右任的信件中就提到了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情况,“张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迹,故先绘最上一层,绘后将其剥去,然后又绘再下一层,渐绘渐剥,冀得各代之画法。冯、郑二君认为张先生此举,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盖壁画剥去一层,即毁坏一层,对于张先生个人在艺术上之进展甚大,而对于整个之文化,则为一种无法补偿之损失。”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张大千夫妇和友人在一起】除了傅斯年外,北大历史学教授、著名敦煌学家向达于1942年实地抵达敦煌考察,也看到了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的情况,“(张大千)盘踞此间,已历年余,组合十余人,作临摹工作,任意勾勒原画,以便描摹,损坏画面,毫不顾惜。且以洞窟作为卧室,镇日关锁,游人裹足。尤其令人愤慨者,为擅自剥离壁画。”

“东方之笔”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是最大污点,50岁时娶18岁女孩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