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物,他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排名第十三位。
鲁智深俗家姓名为鲁达,出家为僧之后得法名智深。又因为他背后刺有一大块的花秀,因此人送外号花和尚鲁智深。
在上梁山之前,鲁智深原本任经略府提辖,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后来为了救弱女子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被官府追捕。逃亡的时候,经人介绍到了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为其赐法号时说:“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鲁达此后便为鲁智深。
鲁智深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佛门的清规戒律根本不能束缚他。因为难受规矩而大闹五台山,鲁智深最后受智真长老投身东京大相国寺,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到了大相国寺之后,鲁智深成了看守菜园的和尚,后来在菜园中倒拔垂杨柳时,遇到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两人结为异姓兄弟。
林冲后来受高俅陷害,被刺配沧州。高俅等人派人前去暗杀林冲,幸而鲁智深因为不放心林冲,一直暗中相护,才最终救下林冲性命。此后一直护送林冲至沧州七十里外。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鲁智深得罪了太尉高俅。鲁智深再难以在大相国寺安身立命,于是只能火烧菜园,逃离大相国寺。此后鲁智深江湖漂泊,与杨家将之后“青面兽”杨志、林冲之徒“操刀鬼”曹正等一起智斗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头领邓龙,就此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当上大头领。
后来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聚义,鲁智深受宋江等人搭救,入了梁山,最终与同样入了梁山的林冲相遇。
后来梁山军接受朝廷招安,鲁智深跟随宋江征讨辽国、方腊等,受人指点,生擒方腊,立下大功。
战争胜利凯旋,大军路过钱塘,鲁智深听钱塘潮信,心有所感:“‘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于是沐浴更衣,就此圆寂,留下遗言:“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人物档案
姓名:鲁智深
俗家姓名:鲁达鲁智深
其他称呼:鲁提辖
籍贯:渭州(甘肃平凉)
绰号:花和尚
星号:天孤星
排位:十三
武器:水磨禅杖、戒刀
相貌:面阔耳大、鼻直口方
性格: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粗中有细
梁山司职:步军总大将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提辖
主要成就 救金翠莲、林冲;占据二龙山;捉夏侯成,擒拿方腊
出场回目: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上梁山回目: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去世回目: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含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会让人疲惫不堪的。启示:这句话并非让我们不要去追求知识,而是提醒我们要懂得取舍。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精力,有选择地去学习,避免盲目地贪多
2025-08-12 00:56:57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最终下场,令人感慨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深深感慨。在那个战祸连年的时代,廉颇和蔺相如两位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内心向往的只是为国尽忠,力求战乱环境下的一方太平。但就在他们忠心耿耿为国尽职的过程中,却也被不解风情之人误解,甚至误导君主,最终付出了沉痛代价。廉颇和蔺相如
2025-08-11 03:24: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