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钱钟书简介(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18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3 08:30:17    

他天资聪明、博古通今,但有学无识、酷爱表现、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除了死记硬背,从未学以致用。前半生谁也看不上,后半生除了鼓掌便是沉默……

在诸多对钱钟书的评价中,我觉得这段最为中肯。

钱钟书生于1910,相对于鲁迅、胡适等人只能算是晚辈。但年纪轻、资质浅,并没有盖住这位后起之秀的傲气。

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期间,钱钟书丝毫不顾及其他老教授的提携之恩。骂吴宓、骂王国维、讽刺陈寅恪、看不起沈从文……几乎将整个学校的教授骂了个遍,也得罪了个遍,乃至于为众人所不容遭至驱逐。

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林纾精通外文,年纪整整比钱钟书大60多岁,钱钟书成名时已经作古多年,但仍然没有逃脱钱先生的“毒舌”。钱读完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在自己友人面前毫无避讳地大骂:

“先生的诗的确只是‘狗吠驴鸣’,先生的翻译像更卑微的动物,譬如‘蛤蟆’?”

要知道此时林纾已经作古多年,同钱钟书并不存在任何过节。即便诗写得不好,国外著作翻译得不恰当,也不至于招致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评价。一些人辩解称:世人因为嫉妒不喜钱钟书。实则谬误至极。

钱骂起人来不仅粗鄙,而且毫无章法、毫无征兆。在钱的嘴里,几乎没有一个完人,几乎一言不合便开骂,几乎将自己的前辈、同辈、晚辈全部骂了个遍。

骂人的精力十分充沛,活脱脱的一个终极斗士。

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当然,钱钟书骂人也知道审时度势,整个文坛也有他不敢骂的人,比如鲁迅先生。

鲁迅同样喜欢骂人,而且骂得有理有据。无论同谁掀起骂战,从未落过下风。也许正因为如此,钱钟书知道避其锋芒,在鲁迅生前一直毕恭毕敬。但等到鲁迅一死,钱钟书也立马挑起鲁迅的毛病来。

有人通常将鲁迅比作斗士,在我看来,钱钟书比鲁迅还要高上一个级别,堪称终究斗士。因为鲁迅骂人始终停留在笔上,钱钟书不仅喜欢动笔动嘴,而且喜欢动手。一生征战沙场多次,勇猛程度丝毫不亚于老将廉颇。

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第一次,与猫斗。

钱钟书一生骂过很多人,骂得最狠,骂得最久的人,莫过于梁思成夫妇,甚至为此特意写了一篇名为《黑猫》的中篇小说。

公平来说,钱钟书的小说内容不怎么样,但里面骂人的词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什么绿帽男,整容女、堕落男……正如小说名一样,钱梁两家结怨完全是因为一只猫。

早年,梁思成夫妇同钱钟书夫妇毗邻而居。林徽因喜欢养猫,杨绛也喜欢养猫。钱钟书的脾气倔犟,杨绛同样自视甚高。二都属于不吃亏的角色,但偏偏两人养的猫喜欢同林徽因养的猫打架,而且总处于下风。气不过的钱钟书,特意制作了一根长竹竿,一见到林徽因家的猫就抬起竹竿追打。林徽因也是爱猫之人,见状难免上前去理论。一来二去,两家因此结怨。

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因为梁氏夫妻知名度更高,名声也更好,旁人纷纷站在了梁氏夫妻一边。气不过的钱钟书因此把同时期的名人几乎讽刺了一个遍。

好在梁思成为人比较大度,否则钱先生精湛的格斗技巧,可能要提前展现。

第二次,花甲之年打垮年轻人。

钱钟书一生中究竟打过几场架,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但从性格估算,应该不会少。

建国之后,钱钟书一家的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住着宽敞舒适的房子,整日不是喂喂猫就是种花养鱼。

然,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天,社科院的领导突然以钱钟书“太奢侈造成房屋浪费”为由,派出濮良沛夫妇前往钱钟书家“居住”。钱钟书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濮良沛夫妇来者不善,只能顺水推舟,整日毕恭毕敬。濮良沛也只是来走个过场,并未真正“为难”钱钟书。

一生骂人无数,打架斗殴,你不知道的钱钟书

男人之间的默契,最终让两家人一直相安无事几个月。但这种平衡,很快因为女人之间的矛盾不复存在。关于双方冲突的导火索,一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濮良沛夫妇说,钱钟书的女儿钱珲大小姐脾气太重……杨绛说,濮良沛的爱人赵翔凤骂自己女儿是寡妇……

总之,那天杨绛和钱珲揪住赵翔凤的头发按在地上暴打,濮良沛赶来拉架。钱钟书在书房中听见打架声,抄起一个木棒便冲了出来。眼见四人纠缠在一起,钱钟书对着濮良沛夫妇的额头和身上就是一通招呼……

濮良沛夫妇正值壮年,而且身材高大,最终还是被钱钟书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二人因此站在钱家门口哭哭啼啼一个多小时,久久不肯离去。要知道此时的钱老先生已经六十有余,战斗力之强悍可想而知……

武如人生,人生如物。真正的斗士即便不动手,也总是斗志昂扬,真正斗士总是勇于战斗。结合钱老先生一生。可以大胆说一句,如果不是从文,在格斗界必定也会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从佞臣到诤臣——细说“裴矩现象”

裴矩何人?他是隋及唐初的重臣,论及才干,他精明练达,智勇兼具,常常有超拔同侪的地方。来源:《新华日报》可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裴矩还是那个裴矩,但他的机巧才干不是用来成就功业,而是全花在取媚杨广的喜好上了。筹边大将竟成为献媚的佞臣。隋炀帝要迁都洛阳,裴矩被任命为建造府省的总办。他知道皇上迁都心切,遂督促

2025-08-14 01:41:05

李渊,到底冤不冤?

李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祖上显赫的可以说是不要不要的。他们李氏一门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开国皇帝李暠,自带真龙天子基因,那是相当有排面。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虎哥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的太尉,也就是当时西魏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李渊的父亲,叫做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渊父系一门显赫,他母亲那

2025-08-14 01:22:09

申不害变法短暂强大了韩国,更开创了帝王权术的先河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宰相。这一年距离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已经过去十年了。申不害本来是郑国的小官,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吞并了之后,也就做了韩国了小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韩重兵压境,申不害建议韩昭侯亲自去朝见魏惠王认错示弱,魏惠王挺美就撤兵了。以此为由,韩昭侯发现申

2025-08-13 00:35:20

完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迹

璧归赵: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事。“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 这个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何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从秦国手中保全了和氏壁,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的传奇经历。2.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壁,是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传说中是由楚国人卞和发现

2025-08-13 00:02:42

霍光辅政:为何霍光死后,霍氏就迅速败亡了?你看他们干了什么!

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靠了哥哥霍去病的引荐,他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成为汉武帝身边的郎官,进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霍光的特点和弟弟霍去病截然不同,霍去病处处锋芒毕露,而霍光则处处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几十年,办事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就凭这一点,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了。霍光做事有多谨慎呢?举个例

2025-08-12 02:51:04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