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马季二徒弟赵炎个人资料简介(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19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08 08:30:17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赵炎

在马季的十九名弟子中,姜昆是大师兄,赵炎是二师兄。赵炎为马季捧哏二十七年,留下了《红眼病》《四字歌》《百吹图》《五官争功》《地名学》《训徒》等经典作品。1985年十大笑星评选,赵炎高居第五名。当时马季参与创作多部电影,赵炎仍与马季配合,出演了《南洋富翁》《笑破情网》。

赵炎1951年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家住棉花胡同,父亲是摩托车制造厂代销员,爱好文艺,母亲是工人,爱听京剧。赵炎打小也爱听戏,爱学唱,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朗诵时他是领诵,合唱时他是领唱,他还喜欢运动,什刹海体校、八一少年体操队都要录取他,但母亲不让,她希望赵炎考大学。没想到初中还没毕业,十七岁时,赵炎就响应号召去了北大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姜昆,赵炎,马季

赵炎在北大荒开拖拉机,繁重的体力劳动掩饰不住他的文艺特长,团宣传科调他到文艺宣传队,在《红灯记》里扮演李玉和。《红灯记》一炮打响,随后他又演了《智取威虎山》的李勇奇,《沙家浜》的郭建光,除了兵团的人,周边百姓也都远道而来一睹他的风采。

在一次“大会战”中,赵炎扛麻袋扭伤肋骨,住了两个多月医院。他闲不住,正巧马季的《友谊颂》播出,他就把这段对口相声改成单口,参加了黑龙江省曲艺调演,从此与相声结缘,还被借调到省里演出,在当地出了名。

1975年,中国广播说唱团招人,马季、唐杰忠来到北大荒。广播说唱团早年有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相声大师,到70年代开始青黄不接,只有马季、唐杰忠、郝爱民等人,马季急于找到相声新人,他把姜昆和赵炎调回北京,这两个人也同时拜在马季门下。1976年,赵炎第一次给马季捧哏,表演相声《白骨精现形记》,首演时赵炎特别紧张,马季说,别怕,有我兜着呢!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马季,赵炎

当年北大荒的兵团里有一位女副连长叫高红燕,也演过《白毛女》中的喜儿,她与赵炎相识相恋。1977年国庆节前夕二人在北京结婚,马季、唐杰忠、郭全宝、李文华、赵连甲、郝爱民、姜昆等人都来贺喜,即兴表演节目,马季说了段单口相声《拔牙》,赵连甲唱了一段山东快书。

1984年,马季的相声《宇宙牌香烟》亮相央视春晚,赵炎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当时社会上有些厂家不讲诚信,不择手段骗取顾客,马季决定讽刺一下这种不良风气。定了《宇宙牌香烟》以后,因为这是一个讽刺题材,春晚演出影响大,难免有人对号入座,赵炎专门到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调查看有没有“宇宙牌香烟”。结果确实没有。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赵炎

那年的央视春晚是直播,马季戴着工作帽,穿着工作服,临时借了电工师傅的工具兜子,“全副武装”上场。这段相声形式新颖,直接推动了小品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春晚主流。赵炎负责现场调动观众情绪,烘托气氛,结婚时岳父送给他一块梅花牌全自动手表,鼓掌时都给鼓碎了。

演出结束后,一名值夜班的工人把电话打到现场,说没听到这段相声,太遗憾了。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播,导演黄一鹤找到马季。马季二话没说拿起电话,又完整地给那个工人说了一遍。这段故事可以说是新版的《打电话》。春晚播出后,黑龙江牡丹江有一家卷烟厂抓住商机注册了“宇宙牌”,估计也挣了不少钱。

从艺50年的赵炎,始终是台风洒脱稳健,嗓音洪亮圆润,得到师父马季先生的器重,受到观众的喜爱。他那方面大耳、仪表堂堂的模样,稳健中带有睿智,幽默中带着机敏是思维意识,与他的师父马季先生一样,一直紧贴时代脉搏,饱含正能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马季二徒弟赵炎,为师父捧哏近三十年,跻身全国十大笑星第五名

赵炎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