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句话叫做“你大爷始终还是你大爷”,原本是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话,现在被人用来形容某人还是很厉害。在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位“大爷”,他文武双全,一生都在为国奉献,终于赢得了生前身后名,此人就是辛弃疾。
很多人的心中,辛弃疾都是一个极富才名的文人,是继苏轼之后的南宋豪放派此人代表,但实际上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那么他是如何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大爷”呢?
辛弃疾出生的年代,北宋东京城已经沦陷,北方也已经成为了金人统治下的人间地狱。出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的辛弃疾,是一个妥妥的北方汉子,他的家族自然也受到了金人的迫害,和金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尽管辛弃疾的爷爷在金国为官,但心中依旧对金国充满了憎恨,一心想要和金人决一死战,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爷爷对金人的态度深深的影响了辛弃疾,后来他也在他的《美芹十论》中也写到,自己年少时候,爷爷经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爷爷的带领下,辛弃疾也亲眼目睹了金人统治之下,汉人活得有多么的痛苦和屈辱。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在这个少年的心中萌了芽。
战争年代,有一身好武艺就能够上阵杀敌,建功立业,这虽然不是报国的唯一道路,但却也是最直观的表现。自从有了灭金之心后,辛弃疾就时刻做着准备,一边学习救国之道,一边学习武艺,终于长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生于1140年的辛弃疾,在1161年的时候也就只有21岁,也仅仅只是加冠之年。这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长途作战也导致了金人的后方祸患滋生,早已经无法忍受金人压迫的汉人,终于奋起了反抗,一时间很多起义势力就揭竿而起。
辛弃疾等待多年,此时终于等到了自己报国的机会,毅然决定起义抗金,一时间就集结了两千余人。之后他带着自己的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但他的文人出身也并没有引起起义军首领耿京的重视,只让他做了一个掌管印信的文官。
跟随辛弃疾一同投靠的有一名叫做义端的和尚,原本也是一股起义势力的头领,和辛弃疾的关系也不错,这才一同投靠了耿京。义端原本就是一个不受清规戒律的和尚,在耿京的起义军中,他又受不了当差的苦,于是就想要投靠金人,以求得荣华富贵。
义端和辛弃疾关系很好,刚好辛弃疾又执掌印信,他就趁辛弃疾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了义军帅印,想要到金人处求赏。耿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当即就捉拿辛弃疾问罪,毕竟人是辛弃疾带来的因此他也是理屈词穷,无可辩白。
辛弃疾立下军令状,自己前去将帅印夺回,如不能带回帅印,那就任凭处置。在得到耿京的许可之后,辛弃疾带人去追赶义端,在见到义端之后二话不说就砍了他,成功带回帅印,自此之后才算是真正得到了耿京的信任。
后来金人完颜亮被部下所杀,耿京派辛弃疾去南宋朝廷联络。辛弃疾完成使命归来的时候,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当即决定带领自己手下的五十人前去捉拿叛徒。辛弃疾带领着五十人闯入有上万人的军营,还成功的捉回了张安国,并将他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耿京的起义势力已经随着他的死去而溃散,辛弃疾也凭借着捉拿张安国的功劳来到了南宋,并凭借以往的抗金义举得到了南宋朝廷的重视,被宋高宗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
南宋朝廷的妥协和怯懦辛弃疾并不了解,宋高宗当年也夸赞过他的英勇。后来宋孝宗即位初期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因此他在做了官之后,也积极的写了很多收复北方的建议,其中《美芹十论》最为著名,也受到了时人的称赞传颂。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充满了希望,但是南宋朝廷却厌倦了常年来的战争,选择的是安于现状,因此朝廷根据辛弃疾表现出来的文才,任命他成为了一个文官。这一切都非辛弃疾所愿,但他还是干的很出色。
长期的文官生涯,辛弃疾越来越感到壮志难酬,期间他的报国之志不曾磨灭,丝毫不减,但是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朝廷不愿意作战,官员愿意和平,再加上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使得他最高只做到了四品龙图阁待制,话语权十分有限。
在职期间,辛弃疾日夜为国而忧思,但始终郁郁不得志,只能写下众多寄予自己报国之志的诗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身在军营,能够为国杀敌,建立功勋,可这一切也只能在梦中发生。到了六十五岁的时候,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感叹自己壮志难酬,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六十八岁时朝廷再度起用辛弃疾,但是此时的他已经重病在身, 不久之后带着自己的爱国之心和忧愤的心情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辛弃疾的一生,年少时就立下报国志,加冠之年就开始杀敌报国,虽苦于朝廷的无能而无法实现收复河山,但心中仍然不忘报国之志,同时又将治下治理的非常好。辛弃疾的一生身体交给了国家,交给了人民,他的心也同样如此,虽然壮志难酬,但是他的一生所为,也已经使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李世民,生于公元五九八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卒于六四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他的父亲李渊,隋朝末年官居太原留守。李世民少有大志,才智过人。他看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的烈火四处燃起,多次劝说父亲起兵夺取隋朝的江山。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主上无道,百姓困穷,天下大乱。大人如果拘守小节
2025-05-03 01:23:2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本名魏无忌,是魏召王的小儿子。魏召王去世后,魏安釐王即位,他封魏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和魏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话说有一天,信陵君和魏安釐王在下棋。突然传来警报:赵国军队入侵边界。魏王赶紧放下棋子,打算找大臣来商议。信陵君却告诉魏王是赵王在边境打猎,
2025-05-03 00:43:12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