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纪伯伦简介(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16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10 10:30:28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 纪伯伦

· · 纪伯伦(Khalil Gibran)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纪伯伦: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