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圈中,大多数演员的名气和实力都是通过自己踏实的拼搏慢慢积累下来的,因此,在他们表面光彩照人的光环背后,往往隐藏了数也数不尽的汗水。就像彭昱畅,作为一个青年演员,他能从以往的无人问津、鲜为人知走到今天的名声大噪、硕果累累,都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和拼劲。
演艺圈中最不乏的就是拥有玉树临风长相的美男子,因此,彭昱畅与他们比起来难免会显得没有那么的精致。他虽然五官端正但也不算是无死角、他虽然面部曲线俊俏但不够分明,他只有满溢着青春气息的笑容和一丝丝的“傻气”。虽说长相与他人比起来不算那么完美,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日后的发展。
其实,彭昱畅真正踏入演艺圈的门槛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而且他在戏剧学院所学的是木偶戏表演,虽能与表演挂钩,但是与真正的荧屏表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因此,他对于演艺圈来说,应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但为什么这个长相也不算完美、自制也不算特别深的彭昱畅,如今却能名声大噪呢?因为彭昱畅深知,既然在这方面比不多,那自然要在另一方面补足回来,所以为此,他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很多人初始彭昱畅,都是因为他曾经饰演过的一个名叫“强公公”的角色。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彭昱畅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与观众而言,因为彭昱畅的出演,观众第一次在荧屏上看到了一个不仅不喜欢诌媚他人,反倒非常呆萌的小太监角色;与彭昱畅而言,这个角色虽小,但是他帮助他顺利追到自己的表演梦想,成为了他推开表演事业大门的一块“敲门砖”,非常有意义。
“强公公”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算厚重,但表演难度绝对不简单,尤其是对于新人彭昱畅来说。为此,他后来在节目中坦言“初出茅庐的时候,别说表演经验了,甚至连镜头扫到自己时都会感觉有一点不自然”。为了不辜负导演对自己的信任,彭昱畅非常积极地向导演“取经”、在幕后恶补了一大批资料,最后,当影视剧顺利播出的时候,彭昱畅果然惊艳四座。他不仅能顺利的自然面对镜头,他所饰演的角色还在关注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此后,虽然观众记住了他所饰演的这个,但他的名字依旧还是鲜为人知。紧接着,彭昱畅接到了一个名叫“油渣”的角色,不出所料还是一个配角,虽然是一个配角,但彭昱畅却对它十分上心。因为这个角色是一个民乐系大堂鼓的一个乐手,为了提前熟悉角色,他提前了三个月进入剧组。在这段期间里,无论是在剧组拍摄过程中,还是在酒店休息的空档时间,彭昱畅的手上一直紧紧地攥着一双鼓槌。
这个角色虽然精通大堂鼓,听起来像是一个文艺少年,但其实不然。在电影当中,彭昱畅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每当放下鼓槌之后,却是另一番模样,不修边幅,完全与文艺、与帅气够不上任何关系。扮丑对于一个新人演员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挑战的,因为他们怕自己扮丑的形象过于深刻,以至于错失了更多的机会。但彭昱畅却认为,为了能塑造好角色,外表是可以牺牲的,也正是如此,他不仅让很多观众记住了他,他的这份精神也为他后来的名声大噪做好了铺垫。
彭昱畅为了证明自己,他主动要求到一档比拼演技的综艺节目上去与其他前辈学习。作为一个新人,在第一次与要进行切磋的前辈碰面之际,即使前辈不认识他,他还是毕恭毕敬的与诸位前辈问好,积极地接受其他前辈对他的戏份的安排以及台词的指导。终于,待彭昱畅站上舞台表演之际,他用出色表演从几位优秀前辈之中脱颖而出,就连台下一向严厉的章子怡老师都直言夸奖自己非常喜欢彭昱畅,亲切的将彭昱畅称作“畅畅”,可见老师对他的喜爱。
就这样,彭昱畅作为一位青年演员,他不仅不畏惧扮丑、为了塑造一个角色不惜付出自己更多的时间与经历,当他面对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时,他更是认真踏实、努力肯干。就这样,彭昱畅通过满满的努力,慢慢从以往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演员发展到今日的名声大噪,令人佩服。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